民航安全监管中的多方演化博弈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航安全监管中的多方演化博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航安全 政府监管 航空公司 演化博弈 复制动态
【摘要】:为研究民航安全监管制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和监管模式,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与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与航空公司之间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稳定策略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公司的安全投入、航空公司规模、政府监管成本以及监管部门的激励及惩罚力度等因素都对政府监管部门和航空公司之间的多方博弈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民航安全运营。在航空公司自身加大安全投入的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并降低监管成本,就安全相关实际加强对航空公司的激励及惩罚力度,推动并提升安全投入的相关技术水平,切实降低安全投入成本,促进行业全方位进行安全投入,确保飞行安全。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民航安全 政府监管 航空公司 演化博弈 复制动态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SC15B071)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基金资助(14SB0022) 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KJ201420) 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636045,201510636087)
【分类号】:V328
【正文快照】: 0引言民航安全事故不是单纯的生产安全技术和管理问题,它涉及的主体众多,实现民航安全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航空公司的共同努力。政府监管部门与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多方互动博弈对民航安全的实施有重要影响[1-2]。近些年,诸多学者围绕安全监管及民航安全问题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腾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进化博弈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3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立华;;矿难频发的经济学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敬嵩;雷良海;;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管理的进化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3 王英平;戴磊;;试析私营煤矿发生矿难的根源[J];煤炭科技;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挂牌成立[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6年04期
2 潘跃晨;;建立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理性选择[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林泉;;民航安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架构和意义[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文兴忠;;民航安全文化起源与发生机制[J];中国民用航空;2013年07期
5 刘少成;试论民航安全文化建设[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7年01期
6 张恒俊;;扣紧“安全链” 筑牢“防渗墙”(上)——兼论系统建设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潜质能量效应[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7期
7 霍志勤;;民航安全信息的透明与共享[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07期
8 俞力玲;;构建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王文俊;张向晖;白福利;曹海峰;;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年11期
10 ;加强体系建设 增强保障能力 努力推动民航安全发展上新水平——民航局确定2010年为“安全体系建设年”[J];中国民用航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俊;杨晓强;;基于机务安全价值观的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研究[A];2013年中国通用航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熊安毅;王永刚;;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理论在民航安全管理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何焕琪;肖乾云;;提高民航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探讨[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宁;民航安全监管须多方发力[N];中国民航报;2013年
2 民航福建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志峰;加强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培育安全核心价值理念[N];中国民航报;2013年
3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许凌洁;民航安全 人人有责[N];中国民航报;2013年
4 记者 吴丹;民航安全和科技两项资金政策顺利实施[N];中国民航报;2013年
5 项良新;确保民航安全万无一失[N];安徽日报;2004年
6 林红梅 李江泓;机票打折不会影响民航安全[N];中国改革报;2003年
7 记者 赵晓兵邋通讯员 范骁;全方位支持民航安全生产工作[N];中国民航报;2007年
8 张峰;国务院民航安全督察组督察中南华东华北地区民航安全工作[N];中国民航报;2007年
9 通讯员 朱瑞新 记者 朱振国;我国重视民航安全信息工作[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敬文正;民航安全管理必须做到“零容忍”[N];中国民航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力玲;大时空尺度下民航安全管理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于海田;民航安全分析与管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赵文智;提高民航安全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天剑;基于分析法的民航安全评估信息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声敏;民航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昭宏;风险管理在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上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李俊杰;科学发展观视阈下民航安全管理与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王涛;关于处置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安全犯罪的调查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徐思源;中南地区民航安全检查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耿浩;民航安全监管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8 万健;民航安全风险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刘晨;基于航班延误的民航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张敏倩;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045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4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