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延误成本的飞机排班鲁棒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21:30

  本文关键词:基于延误成本的飞机排班鲁棒性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飞机排班 列生成 鲁棒性 延误概率 AIMMS


【摘要】:航班计划是航空公司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包括航班时刻和频率优化、机型指派、飞机排班计划和机组排班计划4个部分,其中机型指派和飞机排班计划同时进行的一体化优化,也可称为广义飞机排班计划。近年来随着航班延误的加剧,针对航班计划鲁棒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现有研究在优化鲁棒性的同时,却忽略了鲁棒性的提高是以增加计划成本为代价这一事实。本文以广义飞机排班计划制定为对象,研究了综合考虑飞机排班的计划成本与鲁棒性的飞机排班的鲁棒性优化问题,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介绍一般飞机排班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对模型的使用限制进行分析;其次研究如何以概率分布的形式来表达航班延误,建立了描述航班延误波及影响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延误成本的计算方法;然后以一般飞机排班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延误成本建立鲁棒性飞机排班模型,并为模型设计了基于列生成算法的求解算法;最后以国内某航空公司的航班数据为算例,针对鲁棒性模型的求解性能、解的优化程度和解的稳定程度三方面分别设计不同的算例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鲁棒性飞机排班模型生成的飞机排班计划在航班延误存在的情况下所消耗的成本更少,并且对航班延误的控制能力更强于一般飞机排班计划,对航空公司鲁棒性航班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飞机排班 列生成 鲁棒性 延误概率 AIMM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选题背景9
  • 1.2 航班计划与飞机排班的关系9-11
  • 1.3 研究现状11-16
  • 1.3.1 广义飞机排班国外相关研究成果11-13
  • 1.3.2 广义飞机排班国内相关研究成果13-14
  • 1.3.3 航班计划鲁棒性国外研究成果14-15
  • 1.3.4 航班计划鲁棒性国内研究成果15
  • 1.3.5 航班延误对航班计划影响国内外研究成果15-16
  • 1.3.6 现有研究中不足之处16
  • 1.4 论文研究方案16-18
  • 1.4.1 论文研究重点16-17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7-18
  • 1.5 论文结构18-19
  • 第二章 飞机排班问题综述及相关概念19-24
  • 2.1 广义飞机排班计划19-21
  • 2.1.1 一体化优化的必要性19
  • 2.1.2 广义飞机排班问题的约束条件19-21
  • 2.2 飞机排班计划的鲁棒性21-22
  • 2.2.1 鲁棒性定义21
  • 2.2.2 提升鲁棒性的方法21-22
  • 2.2.3 鲁棒性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关系22
  • 2.3 鲁棒性指标的量化22-23
  • 2.4 小结23-24
  • 第三章 飞机排班问题一般数学模型24-29
  • 3.1 飞机排班网络流模型24-27
  • 3.1.1 航班连接网络的构建24-25
  • 3.1.2 飞机排班网络流数学模型25-27
  • 3.2 飞机排班集合划分模型27
  • 3.3 小结27-29
  • 第四章 飞机排班鲁棒性优化模型29-40
  • 4.1 优化目标分析29-33
  • 4.1.1 目标函数组成分析29-30
  • 4.1.2 鲁棒性目标的表达30-33
  • 4.2 飞机排班鲁棒性优化模型33-38
  • 4.2.1 模型假设与基本参数定义33-34
  • 4.2.2 限制主问题(RMP)34
  • 4.2.3 定价问题(PP)34-37
  • 4.2.4 整数规划模型37-38
  • 4.3 求解算法设计38-39
  • 4.4 小结39-40
  • 第五章 算例分析40-51
  • 5.1 AIMMS软件介绍40-41
  • 5.2 模型建立41-45
  • 5.2.1 基础数据AIMMS定义41-42
  • 5.2.2 限制主问题AIMMS建模42-43
  • 5.2.3 定价问题AIMMS建模43-45
  • 5.3 算例数据介绍45-46
  • 5.4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46-50
  • 5.4.1 鲁棒性模型直接求解46-47
  • 5.4.2 鲁棒性模型与一般模型对比实验47-48
  • 5.4.3 实际航班延误模拟48-50
  • 5.5 小结50-5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1-53
  • 6.1 研究总结51
  • 6.2 本文创新点51
  • 6.3 研究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附录57-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平;开发航班延误保险 破解经济补偿难题[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08期

2 林石平;正确认识和处理航班延误[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12期

3 ;国外怎样处理航班延误[J];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09期

4 谭竹;;航班延误补偿困扰民航[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年08期

5 李小燕;;美国提升航空系统容量以减少航班延误[J];综合运输;2006年06期

6 李伊;;航班延误——航空公司说不出的痛[J];中国民用航空;2006年10期

7 张薇;;改善航班延误的思考及对策[J];空运商务;2007年02期

8 许志国;;妥善处理矛盾 避免航班延误纠纷[J];中国民用航空;2007年08期

9 谢泗薪;李荣;;航班延误后服务改进与理赔方案设计[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孙金禄;;浅论航班延误处置机制与措施[J];江苏航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降低过站航班因机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率[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2 王苗苗;;治理航班大面积延误 提升中国民航运行品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3 韩明亮;王青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改善航班延误程度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4 卢伟;;我国民航业航班延误现象的空域拥堵因素分析[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5 陈穗军;肖海平;;粤琼两省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气候特点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王勇;;浅析航班延误后的地面服务工作[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7 蒋立辉;张倩;;基于GSM短消息的航班延误通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敏敏;航班延误 服务不延误[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张勇;换一种方式进行航班延误补偿[N];中国民航报;2005年

3 杨群峰;20种原因110个因素细说航班延误[N];中国民航报;2005年

4 蔡健;做好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N];中国民航报;2005年

5 刘军(东航甘肃分公司市场销售部);航班延误需要旅客的理解[N];中国民航报;2005年

6 陈淑君;航班延误,,服务不能延误[N];中国民航报;2005年

7 林红梅;航班延误根源是垄断[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史丽萍;实施难度较大 航班延误险短期难推出[N];国际金融报;2004年

9 陈天翔;三问“航班延误险”[N];国际金融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吴红军;我们需要怎样的“航班延误险”?[N];金融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海燕;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曹卫东;基于改进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4 刘玉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5 姚韵;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管理和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贾传亮;航空公司正点率考核与飞行员培养规划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张米;航空公司机组排班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王巡;航空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航班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我国航班延误纠纷的现状、诱因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7年

2 邱红平;我国航班延误成因分析及服务应对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小莉;郑州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卢治国;我国航班延误治理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申建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班延误综合治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熊在林;拉萨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协调联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陈瑾;公共危机管理下的航班延误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赵怡;国际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李晖;冰雪大雾天气下大面积航班延误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5年

10 王一涵;我国航班延误下旅客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51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51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0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