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深空探测用数字式多普勒接收机的研发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9 03:31

  本文关键词:深空探测用数字式多普勒接收机的研发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式多普勒接收机 FPGA Verilog HDL 积分总相位 频率估计


【摘要】:深空探测领域是当前和未来航天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深空探测用数字式接收机作为深空无线电科学探测的一部分,实现对深空飞行器下行信号的接收与处理,获取多普勒信号的频率、幅值和相位信息,可用于行星大气掩星反演和深空飞行器的测轨等应用。本文是在数字接收机硬件平台上,利用Verilog HDL语言以及IP核实现多普勒参数的估计,并调试优化整个系统以实现接收机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简介数字接收机的系统框架后,详细阐述了相关的一些理论基础。其次着重介绍了多普勒参数估计算法,包括相位差法、Rife算法以及CZT算法等,还比较了这几种算法在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并对积分总相位处理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在上述理论算法研究基础上,在以FPGA为核心的多普勒接收机系统中实现了调频率模块、dual_ram模块、初相位估计模块、幅值估计模块以及串口模块等,并在ISim和Chipscope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各个模块均达到了预期的功能指标。之后把各个模块整合为一个系统工程,并对其进行资源优化。最后对数字接收机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把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特定信号作为数字接收机的输入,然后对信号的频率、幅值等参数进行估计;在现场环境下,则利用MEX的X波段信号进行多普勒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深空探测用数字式多普勒接收机达到了预期的功能。
【关键词】:数字式多普勒接收机 FPGA Verilog HDL 积分总相位 频率估计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5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 数字式接收机概述12-13
  • 1.4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13-14
  • 第二章 深空探测用数字式多普勒接收机与相关技术原理14-30
  •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14-17
  • 2.1.1 系统的总体架构14-15
  • 2.1.2 系统的硬件环境15-16
  • 2.1.3 系统的软件框架16-17
  • 2.2 软件无线电中的相关思想17-18
  • 2.2.1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思想17
  • 2.2.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17-18
  • 2.3 多普勒接收机中的数字下变频18-23
  • 2.3.1 多普勒接收机中的数字下变频18
  • 2.3.2 相关技术原理18-23
  • 2.4 多普勒参数估计相关算法23-29
  • 2.4.1 Rife算法23-24
  • 2.4.2 CZT算法24-26
  • 2.4.2.1 CZT思想24-25
  • 2.4.2.2 CZT在频率初相估计中的应用25-26
  • 2.4.3 初相位估计算法26-28
  • 2.4.3.1 初相估计方法26
  • 2.4.3.2 初相估计方法对比26-28
  • 2.4.4 积分总相位算法28-29
  • 2.4.4.1 积分总相位28-29
  • 2.4.4.2 积分总相位实现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FPGA关键模块的实现30-46
  • 3.1 调频率模块的实现30-36
  • 3.1.1 调频率估计算法原理30-31
  • 3.1.1.1 信号数学模型30
  • 3.1.1.2 算法过程30-31
  • 3.1.2 调频率的FPGA实现31-32
  • 3.1.3 FIFO IP核32-33
  • 3.1.4 FFT的IP核33-35
  • 3.1.5 Cordic IP核35-36
  • 3.2 dual_ram的FPGA实现36-38
  • 3.2.1 dual_ram接口36-37
  • 3.2.2 dual_ram类型选择37-38
  • 3.2.3 IP核实现dual_ram38
  • 3.3 初相位估计实现38-40
  • 3.4 幅值估计实现40-41
  • 3.5 通讯模块的实现41-43
  • 3.5.1 串口通信总体框架41-42
  • 3.5.2 FPGA实现串口42-43
  • 3.5.3 上位机串口的实现43
  • 3.6 系统整体模块43-44
  • 3.7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系统的调试与优化46-56
  • 4.1 调试环境与方法46-47
  • 4.2 Rife模块的仿真与调试47-49
  • 4.2.1 ISim仿真47-48
  • 4.2.2 Chipscope在线仿真48-49
  • 4.3 调频率模块的仿真与调试49-51
  • 4.3.1 调频率估计仿真50
  • 4.3.2 LFM信号调试50-51
  • 4.4 dual_ram模块调试51
  • 4.5 相位估计模块51-53
  • 4.5.1 初相位估计模块51-52
  • 4.5.2 积分总相位52-53
  • 4.6 串口调试53-54
  • 4.7 资源优化54-55
  • 4.7.1 模块复用55
  • 4.7.2 资源使用情况55
  • 4.8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系统测试56-64
  • 5.1 实验室测试56-60
  • 5.1.1 测试方法56
  • 5.1.2 多普勒参数估计结果56-60
  • 5.1.2.1 频率估计结果分析56-58
  • 5.1.2.2 积分总相位结果分析58-60
  • 5.1.2.3 幅值估计结果分析60
  • 5.2 现场数据分析60-63
  • 5.2.1 测试方法60-61
  • 5.2.2 测试结果61-63
  • 5.3 本章小结63-6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4-66
  • 6.1 总结64
  • 6.2 展望64-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0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志伟;深空探测用数字式多普勒接收机的研发与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2 王保民;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设计与实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本文编号:1058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58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5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