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月球着陆器太阳翼基板强度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0:23

  本文关键词:月球着陆器太阳翼基板强度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月球着陆器 高温着陆工况 太阳翼基板 着陆冲击 强度验证


【摘要】:月球着陆器在月面进行高温工况着陆时,已展开的太阳翼须承受着陆冲击载荷,若基板损坏,则电能供给将减少或丧失,影响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为了对高温着陆工况下太阳翼基板的强度进行验证,文章提出将着陆冲击载荷转换为静态载荷,用高温静力试验对基板强度进行等效验证的方案。该方案基于着陆冲击力学分析结果和着陆过程温度预示结果,在高温下将冲击载荷等效为静态载荷施加在基板试验件上,完成强度验证。利用月球着陆器太阳翼基板对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获得在给定温度下基板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以及在给定载荷下基板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因此方案合理可行,可用于太阳翼基板的强度验证。
【作者单位】: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关键词】月球着陆器 高温着陆工况 太阳翼基板 着陆冲击 强度验证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分类号】:V476.3
【正文快照】: 1引言太阳翼是空间探测器一次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探测器全生命周期内为各设备提供电能。一般情况,太阳翼仅要承受发射段载荷,入轨后展开锁定。但是,探测器在目标天体表面进行着陆时,已展开的太阳翼还要承受着陆过程中的冲击载荷。这个过程有可能发生在高温工况下,如某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光;;美国正在开发月球着陆器传感器技术[J];国际太空;2008年11期

2 文青;;韩国开发出月球着陆器[J];国际太空;2009年01期

3 罗昌杰;邓宗全;刘荣强;王闯;;基于零力矩点理论的腿式着陆器着陆稳定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4 邓宗全;李奎;刘荣强;姜生元;;月球车释放对着陆器稳定性的影响[J];航空学报;2011年12期

5 ;日本打算研制月球着陆器[J];国际太空;1996年12期

6 邓宗全,王少纯,胡明,高海波,邱雪松;微小型航天着陆器技术初探[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3年02期

7 文戈;“猎兔犬”2着陆器简介[J];中国航天;2003年07期

8 王少纯,邓宗全,高海波,胡明,郝广平;微小型月球着陆器冲击隔离着陆腿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王少纯,邓宗权,胡明,高海波;一种模拟月球着陆器低重力着陆试验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闯;邓宗全;高海波;刘荣强;;国内外月球着陆器研究状况[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滨;;火星着陆器扶正展开策略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保丰;唐歌实;谢剑锋;杜杉杉;邱巍巍;;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月球车与着陆器相对定位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丁弘;;月球着陆器障碍检测与规避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谢攀;彭玉明;;稀薄气体环境下火星着陆器进入稳定性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俞杭华;曹志宇;陈晓;;火星着陆器进入过程通信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6 何成旦;李得天;杨瑞强;鲍t;叶自煜;;小型火星着陆器工程参数遥测技术[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7 朱政帆;高扬;;小型火星着陆器弹道式大气进入轨道姿态运动建模与仿真[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胡锦昌;张洪华;;月球着陆器最终下降段的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9 董捷;赵晓蓓;;月球车电源系统及着陆器太阳跟踪机构设计[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延宁;王强;李传江;;火星着陆器动力下降段燃料最优精确着陆轨迹计算与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马杭仁;人类着陆器将首降彗星[N];北京日报;2014年

2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菲莱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彗星[N];光明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房琳琳;解密彗星着陆器“菲莱”[N];科技日报;2014年

4 本报通讯员 曹冉 刘之辉 本报记者 付毅飞;嫦娥三号着陆器:掀起你的盖头来[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崔恩慧 通讯员 祁登峰;嫦娥三号着陆器转入长期管理模式[N];中国航天报;2014年

6 记者 许晓青;着陆器着陆是难点[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记者 余建斌;我是月球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8 本报记者 林莉君;今夜“嫦娥”不寂寞[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付毅飞;嫦娥三号已开启五台科学仪器[N];科技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江雪莹;嫦娥玉兔结束互拍 即将开始月夜休眠[N];中国航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高峰;火星精确着陆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胡亚冰;腿式星球着陆器动力学与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罗昌杰;腿式着陆缓冲器的理论模型及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萌;腿式着陆缓冲装置吸能特性及软着陆过程动力学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类球式着陆器展开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潘棋峰;弹射式月表着陆器自成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文彪;γ光子在物质中输运蒙卡程序研发[D];兰州大学;2015年

4 曾添一;火星着陆器动力下降段燃料最优制导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高锡珍;基于陨石坑拟合椭圆的着陆器位姿估计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赵志军;小行星着陆器锚定位系统原理样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吴志斌;小天体着陆器附着机构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张则梅;月球着陆器结构设计技术及仿真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张茜;月球着陆器吸能部件缓冲性能试验装置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张智;小行星/彗星着陆器附着机构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2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82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