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火星进入弹道的开伞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集成火星进入弹道的开伞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火星探测 降落伞 开伞动力学 流固耦合 进入弹道
【摘要】:针对火星探测任务设计阶段的需求,提出集成再入弹道、开伞过程仿真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质点动力学模型,计算质点弹道,进行探测器进入过程的飞行轨迹仿真,获得开伞初始状态。其次,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建立开伞过程的流固耦合(FSI)动力学模型,进行典型工况开伞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开伞动压和马赫数对降落伞充气过程的影响。数值模拟开伞过程伞衣几何外形变化和降落伞的流固耦合动力学行为,得到开伞过载变化曲线、伞衣阻力面积变化等典型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降落伞开伞动力学的数值仿真方法为火星再入、减速和着陆(EDL)过程的概念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火星探测 降落伞 开伞动力学 流固耦合 进入弹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2345,51375486) 国防科大校预研基金(JC)
【分类号】:V476.4
【正文快照】: 0引言火星探测的再入、减速和着陆(Entry,descentand landing,EDL)过程涉及复杂的气动、弹道和开伞条件一体化设计方法,其中开伞控制方法更是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火星进入与着陆过程与地球上的方式类似,进入大气层后一般先通过着陆舱的气动外形减速,然后弹出降落伞进一步减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飞;吕俊明;程晓丽;耿云飞;;火星稀薄大气参数对进入器气动特性的影响[J];宇航学报;2015年10期
2 杨肖峰;唐伟;桂业伟;;MSL火星探测器高超声速流场预测及气动性分析[J];宇航学报;2015年04期
3 鲁媛媛;荣伟;吴世通;;火星探测器降落伞拉直过程中的“绳帆”现象研究[J];宇航学报;2014年11期
4 崔平远;胡海静;朱圣英;;火星精确着陆制导问题分析与展望[J];宇航学报;2014年03期
5 丰志伟;张青斌;高兴龙;唐乾刚;杨涛;;火星探测器气动外形/弹道一体化多目标优化[J];航空学报;2014年09期
6 高兴龙;唐乾刚;张青斌;李锦红;;开缝伞充气过程流固耦合数值研究[J];航空学报;2013年10期
7 任高峰;崔平远;崔祜涛;栾恩杰;;一种新型火星定点着陆轨迹快速优化方法[J];宇航学报;2013年04期
8 侯黎强;李恒年;黄福铭;谭炜;;一种半解析方法火星再入探测器一体化设计模型[J];宇航学报;2011年11期
9 程晓丽;李俊红;王强;;空间飞行器在火星再入环境下的气动力特性[J];宇航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爽;彭玉明;陆宇平;;火星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综述与展望[J];宇航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兴龙;张青斌;丰志伟;唐乾刚;彭悟宇;;集成火星进入弹道的开伞过程动力学特性研究[J];宇航学报;2016年06期
2 陈冰雁;詹慧玲;周伟江;;防热大底外形对火星探测器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宇航学报;2016年04期
3 马洋;张青斌;丰志伟;;大气环境对火星探测器气动特性影响分析[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6年02期
4 龙也;刘一武;;采用弱攻角补偿与脱敏设计的火星进入段制导[J];宇航学报;2016年03期
5 李莹;叶培建;彭兢;杜颖;;火星探测出舱机构的识别定位与坡度测量[J];宇航学报;2016年02期
6 黄飞;吕俊明;程晓丽;耿云飞;;火星稀薄大气参数对进入器气动特性的影响[J];宇航学报;2015年10期
7 魏东;杜雁霞;石友安;桂业伟;;非均匀气动加热下隔热层结构的优化设计[J];宇航学报;2015年10期
8 王栋;邢帅;徐青;李晓波;;一种基于图像的星体表面撞击坑自动提取方法[J];宇航学报;2015年10期
9 马月红;于志坚;张晓林;甘浩;梁四洋;;一种极低载噪比高动态信号跟踪的线性预测器设计[J];宇航学报;2015年09期
10 樊玉新;夏健;;折叠式群伞充气接触的膜索非线性有限元算法[J];航空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俊明;苗文博;程晓丽;王强;;火星大气模型参数对MSL气动特性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2 崔平远;于正n\;朱圣英;;火星进入段自主导航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宇航学报;2013年04期
3 任高峰;崔平远;崔祜涛;栾恩杰;;一种新型火星定点着陆轨迹快速优化方法[J];宇航学报;2013年04期
4 于正n\;朱圣英;马冬梅;崔平远;;行星表面非规则陨石坑检测与识别方法[J];宇航学报;2013年03期
5 王俊;裴海龙;王乃洲;;基于再入轨迹和气动热环境的返回舱烧蚀研究[J];航空学报;2014年01期
6 刘欣;路辉;陈晓;;基于分解思想的导航星座多目标优化[J];微计算机信息;2012年09期
7 任高峰;朱圣英;;火星着陆任务落点误差快速分析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8 朱旭;曹义华;;翼伞弧面下反角、翼型和前缘切口对翼伞气动性能的影响[J];航空学报;2012年07期
9 谢愈;刘鲁华;汤国建;郑伟;;多约束条件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J];宇航学报;2011年12期
10 侯黎强;李恒年;黄福铭;谭炜;;一种半解析方法火星再入探测器一体化设计模型[J];宇航学报;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宝;张志敏;;平面圆伞两级开伞过程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1年01期
2 夏刚,秦子增,张晓今,张青斌,彭勇;“绳帆”现象及其对开伞过程的影响[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1年04期
3 ;容易绞接的特瓦纶开伞索[J];特种合成纤维应用简报;1995年01期
4 郭鹏;王立武;秦子增;陶午沙;;降落伞开伞过程正交试验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年03期
5 丁娣;郭鹏;秦子增;;基于数值试验的大型降落伞开伞冲击载荷峰值研究[J];宇航学报;2010年06期
6 张建舟;张承志;;低空飞航式导弹回收弹道及控制技术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1986年01期
7 高树义;余莉;;环帆伞收口比对开伞性能的影响[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8 李俊;陈s排,
本文编号:1086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8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