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机械产品几何精度设计中的多目标公差优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7-10-26 09:28

  本文关键词:机械产品几何精度设计中的多目标公差优化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公差优化 小位移向量 公差转换 多目标 小生境粒子群算法


【摘要】:在航天航空等复杂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易出现装配精度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因此,如何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对公差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装配成功率和装配精度,,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结合航天航空等复杂机械产品的实际工程需求,对几何精度设计中的多目标公差优化技术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介绍了公差优化技术的研究背景、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结合公差建模、公差转换和公差优化模型及算法的国内外现状分析,指出了公差优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论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2)分析了面向公差优化的精度信息建模技术。以特征几何变动对称李子群的分类为基础,利用小位移向量对公差的变动作用进行解析,并根据公差域的类型和范围对小位移向量的大小进行求解。 (3)研究了基于公差变动域的几何公差转换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准几何和功能几何,对功能几何被约束的自由度进行解析;根据基准选择原则、基准完备性和冗余性确定转换后的定位基准及公差类型;并利用几何公差累积方程实现公差值的求解。 (4)研究了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公差优化方法。构建了以加工-公差成本、质量损失成本、公差敏感稳健性为优化目标,以装配功能要求和经济加工能力为约束条件的公差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Pareto和小生境的概念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并设计了算法流程。 (5)作为上述研究成果的工程实践,自主设计并开发了产品公差优化原型系统,详细论述了软件的开发背景、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实现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提出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验证。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和相关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公差优化 小位移向量 公差转换 多目标 小生境粒子群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2;TP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20
  • 1.2.1 公差建模12-14
  • 1.2.2 公差转换14-15
  • 1.2.3 公差优化模型及算法15-19
  • 1.2.4 存在的问题19-20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20-21
  • 1.3.1 课题来源20
  • 1.3.2 研究意义20-21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框架21-23
  • 第2章 面向公差优化的精度信息建模技术23-35
  • 2.1 引言23
  • 2.2 航空航天产品结构的特点23-24
  • 2.3 基于特征的几何精度信息表达24-26
  • 2.4 尺寸公差变动作用解析26-27
  • 2.5 几何公差变动作用解析27-34
  • 2.5.1 形状公差27-30
  • 2.5.2 方向公差30-31
  • 2.5.3 位置公差31-33
  • 2.5.4 跳动公差33-34
  • 2.6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基于公差变动域的几何公差转换方法35-47
  • 3.1 引言35
  • 3.2 基准体系约束方向解析35-39
  • 3.2.1 几何特征被约束自由度解析35-38
  • 3.2.2 功能几何被约束自由度解析38-39
  • 3.3 基准体系转化39-42
  • 3.3.1 基准完备性39-40
  • 3.3.2 基准冗余性40-41
  • 3.3.3 基准选择原则41-42
  • 3.4 几何公差求解42-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公差优化47-59
  • 4.1 引言47
  • 4.2 多目标优化的相关概念47-48
  • 4.3 公差多目标优化模型48-53
  • 4.3.1 加工成本函数49-50
  • 4.3.2 质量损失成本函数50-51
  • 4.3.3 公差敏感稳健性函数51-52
  • 4.3.4 约束条件52-53
  • 4.4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53-58
  • 4.4.1 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的更新55-56
  • 4.4.2 全局最优位置的更新56
  • 4.4.3 精英解集的更新56-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59-75
  • 5.1 引言59
  • 5.2 系统概况59-60
  • 5.2.1 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59-60
  • 5.2.2 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60
  • 5.3 系统分析60-64
  • 5.3.1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60-61
  • 5.3.2 系统功能模块61-62
  • 5.3.3 系统体系结构62-64
  • 5.4 系统设计64-67
  • 5.4.1 系统框架设计64
  • 5.4.2 面向对象建模64-67
  • 5.5 系统实现及实例67-74
  • 5.5.1 精度信息建模67-69
  • 5.5.2 公差转换及规范性检查69-71
  • 5.5.3 公差优化71-74
  • 5.6 本章小结74-75
  • 总结与展望75-77
  • 总结75-76
  • 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82-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舒平,孙宏伟,马玉林,蔡鹤皋;一种新的公差优化数学模型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刘玉生,杨将新,吴昭同,高曙明;CAD系统中公差信息建模技术综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年11期

3 匡兵;黄美发;钟艳如;;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混合优化分配[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2期

4 李中凯;谭建荣;冯毅雄;方辉;;基于拥挤距离排序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7期

5 付颖斌;江平宇;刘道玉;;多工序尺寸及公差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1期

6 刘玉生,高曙明,吴昭同,杨将新;基于特征的层次式公差信息表示模型及其实现[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7 张博,李宗斌;采用多色集合理论的公差信息建模与推理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8 郑丞;金隼;来新民;李余兵;;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公差分配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9 吴玉光;;基于工序要求的夹具定位方案自动规划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10 巢炎,杨将新,吴昭同,王移凤;基于公差的自动定位设计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10期



本文编号:1098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98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