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18:14

  本文关键词: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相对运动 动力学实验 相似性 可信度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摘要】:研究了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的构建问题及实验结果的可信性问题。首先利用相似性理论给出了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的建立方法,而后针对地面实验环境与空间真实环境之间的力学环境差异提出补偿办法,之后针对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中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补偿策略,然后利用动力学等效性建立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中包括力学差异补偿以及实验环境干扰补偿,数值仿真结果与地面实验结果均证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满足地面实验要求,最后以相似性理论为依托建立相似性度量函数,并利用这一函数证明了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实验结果的可信性。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方案可行,其实验结果可信,对地面实验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
【关键词】相对运动 动力学实验 相似性 可信度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2019) 上海航天创新基金(SAST2015078)~~
【分类号】:V416.2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il/11.2625.V.20151029.1021.001.html引用格式:齐_g,孙俊,师鹏,等.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42(10):2118-2129.QI Y,SUN J,SHI P,et al.Research for ground-based astrodynamical experiment fo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兆伟;师鹏;葛冰;赵育善;;航天器地面实验的相似性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许剑;任迪;杨庆俊;包钢;;五自由度气浮仿真试验台的动力学建模[J];宇航学报;2010年01期

3 李保军;师鹏;张皓;赵育善;;卫星编队的多脉冲队形重构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4 李大琪;沈钧毅;陈宏敏;;航天员呼吸强度的时序模式相似性比较研究[J];宇航学报;2008年03期

5 崔俊峰;冯咬齐;于丹;周建军;;航天器动力学环境试验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林;孙施浩;贾英民;;空间合作目标运动再现的相似度分析[J];宇航学报;2016年01期

2 齐_g;孙俊;师鹏;赵育善;;航天器相对运动地面动力学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10期

3 张元;孙丽丽;王健;赖鑫;;新型六自由度运动模拟器及其性能测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孙施浩;赵林;贾英民;;空间合作目标运动再现的相似设计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14年07期

5 齐_g;师鹏;赵育善;;三体问题地面实验的相似性分析[J];宇航学报;2013年10期

6 宋崎;许谨;胡为;沈柄丞;;航天器控制原理虚拟实验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10期

7 刘涛;赵育善;师鹏;李保军;;航天器近距离视觉制导自主机动轨道优化[J];宇航学报;2012年05期

8 涂佳;谷德峰;吴翊;易东云;;基于星载双频GPS的长基线卫星编队高精度快速星间相对定位[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9 崔俊峰;阳高峰;龚洁;邵容平;余谦虚;何鸿辉;尹大勇;;航天员出舱活动地面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8年06期

10 崔俊峰;赵立军;刘文涛;;航天器地面热实验水平调整测控系统设计[J];宇航学报;200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洪延姬;曹正蕊;李倩;;脉冲激光推进的能量相似律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9年06期

2 徐文福;梁斌;李成;刘宇;强文义;;空间机器人微重力模拟实验系统研究综述[J];机器人;2009年01期

3 林来兴;;分布式空间系统和航天器编队飞行辨析——兼谈航天器知识编队和精确编队飞行应用实例[J];航天器工程;2008年04期

4 孟云鹤;韩宏伟;戴金海;;近地轨道航天器编队构形重构的一种四冲量控制方法[J];宇航学报;2008年02期

5 姚燕生;梅涛;;空间操作的地面模拟方法——水浮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孔令云;周凤岐;;用三轴气浮台进行混沌控制与反控制研究[J];宇航学报;2007年01期

7 崔海英;李俊峰;高云峰;;基于Lawden方程的理想编队队形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冯咬齐;崔俊峰;;航天器动力学环境试验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3年04期

9 马恩云,孟汉城,田春廷;基于VX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模块设计[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荣,吴德隆;空间伸展机构动力学实验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6年02期

2 刘今;吴若琼;李晋尧;;铝土矿浸出动力学研究[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3 陈芳;胡珍珠;;铒氨基酸配合物的离解动力学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伟斌;陈健;;乙醇胺溶液吸收CO_2动力学实验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12期

5 李玲;马清祥;赵天生;;四氯乙烷脱除氯化氢反应的动力学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1年04期

6 郑纯智,张国华,李咏梅;糠醇气相加氢动力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7 金栋平,文浩,胡海岩;绳索系统的建模、动力学和控制[J];力学进展;2004年03期

8 沈学英;分子与表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的理论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91年02期

9 刘海笑,张楚汉,周锡y=;冲击作用下含孔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平板的动力学实验与数值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0年04期

10 裴念强;刘杰;郭开华;李廷勋;余国保;;二氧化碳在金属丝网的毛细动力学实验与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海岩;;漫谈动力学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张滨;郑华;刘实;王隆保;;纯钛吸放氢动力学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刘习军;贾启芬;张文德;张宏志;;实验动力学CAI教学软件的研制[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滕波涛;郑绍成;刘亚;郑人卫;;F-T合成烃分布动力学研究Ⅱ模型计算与讨论[A];第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亚玲;吴剑;罗和安;;环己酮肟低温溶剂重排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庞勇;刘才山;;低速刚性体冲击密实散体介质的动力学实验与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暨第二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羊送球;由婷;邓伟桥;韩克利;;光诱导敏化材料与TiO_2纳米晶之间的超快电子转移动力学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琦;胜利采油院研制出高温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系统[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永;中能He~(2+)与Ar及CO碰撞动力学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张志国;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多原子分子光解动力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孙志刚;小分子飞秒动力学和量子模拟计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葛晶;分子体系及半导体微纳结构的超快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陈茂笃;几个典型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6 赵丹;HOF体系立体化学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程洪斌;近临界水中生物质及其废弃物水解制备氨基酸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夏文文;几种碱土金属与卤代物反应的动力学性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甄承;气相小分子真空紫外吸收光谱和解离动力学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凯;Novolac型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邓云丽;浮游生物种群的动力学行为若干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3 吴昕达;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中铬(Ⅵ)的解吸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江婷;环戊烯合成环戊基甲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金锋;甲烷水合物在不同体系中的生成动力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6 黎颖;活性氧化铝上乙醇选择性脱水制乙烯的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侯玉婷;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研究几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动力学[D];中南大学;2014年

8 沈莹;溶液浓度动态测试的研究及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李芹超;硅酸锂的制备及其高温吸收CO_2的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贝;油田注水系统中硫酸钡管路结垢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04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104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