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美国高超声速结构响应与寿命预估能力评估

发布时间:2017-11-10 18:23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超声速结构响应与寿命预估能力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高超声速 结构响应 疲劳寿命


【摘要】:主要介绍了美国高超声速结构响应和寿命预估能力评估的研究计划。该计划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结构科学中心(SSC)承担。在计划的第一阶段,对波音公司高超声速技术现状与满足高超飞行器设计分析需求的差距进行了评估。在计划的第二阶段,为能够具体反映目前高超声速结构响应分析和疲劳寿命预估技术面临的挑战,以飞行马赫数5~7的高超声速巡航机(HCV)典型部位壁板为例,利用现有技术对壁板进行详细设计和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分类号】:V214
【正文快照】: 引言2010—2012年,美国开展了高超声速结构响应和寿命预估能力评估研究计划,对满足高超飞行器设计分析需求的现有技术差距进行了评估,该计划由位于怀特·帕特森美国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结构科学中心承担。该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分析波音公司以往热结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成,陈伟芳,石于中;超声速、高超声速球锥组合体表面压强估算方法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王宗;高超声速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2年09期

3 康文;;美国高超声速研制计划新进展[J];国际航空;2007年05期

4 陈湘玲;朱爱平;;意大利和澳大利亚合作开展高超声速技术研究[J];飞航导弹;2009年10期

5 康开华;才满瑞;伍赣湘;童雄辉;;美国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J];航天制造技术;2010年01期

6 丛敏;魏国福;;俄罗斯继续研制高超声速推进系统[J];飞航导弹;2010年02期

7 王自勇;牛文;李文杰;;2012年美国高超声速项目进展及趋势分析[J];战术导弹技术;2013年01期

8 王一琳;杨博;魏国福;周军;;美国高超声速技术组织管理体系研究[J];飞航导弹;2013年04期

9 丛敏;美国的高超声速导弹计划[J];飞航导弹;1999年08期

10 李俊;杨水锋;陈文兵;;涡轮基组合动力水平起降高超声速战略打击模式探讨[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循;;前言[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2 唐志共;;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对地面试验的要求和现状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叶友达;王振亚;卢笙;张涵信;张来平;;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数值模拟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计算流体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辉玉;杨弼杰;孙泉华;樊菁;;飞行高度对高超声速模型飞行器气动性能影响的计算分析[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5 姜宗林;韩桂来;俞鸿儒;;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研究的进展、问题与思考[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军旗;李素循;孙茂;;高超声速层流干扰流场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周勇为;易仕和;陈植;陆小革;葛勇;朱杨柱;;高超声速静风洞设计和调试[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樊菁;;高超声速流动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伟雄;白菡尘;;高超声速研究对地面设备能力的需求[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10 樊菁;;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效应判据[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研究高超声速技术[N];中国航天报;2002年

2 李大光;高超声速技术让武器快如闪电[N];中国国防报;2011年

3 温坤;欧美高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进展[N];中国航空报;2011年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310所研究员 李文杰 助理工程师 牛文;从“快速全球打击”看美国高超技术发展[N];中国航天报;2012年

5 丹丹;高超声速点燃美军激情[N];中国航空报;2011年

6 空军装备研究院 王治 牛文博 马光军;高超声速试验缘何屡遭失败[N];科技日报;2012年

7 ;高超声速 美国之外的三股势力[N];中国航空报;2013年

8 黄志澄;高超声速技术方兴未艾[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谢文娇;美国防部发射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N];中国航空报;2010年

10 晓丽;美国研制新型高超声速无人机武器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钧;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乘波布局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潘勇;高超声速流场磁场干扰效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范培蕾;多目标优化方法及其在高超声速试飞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海燕;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5 张向洪;高超声速流场电磁干扰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6 陈小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机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子平;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陆小革;基于LabWindows/CVI的高超声速静风洞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杨武;高超声速壁板流固热耦合建模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徐飞;高超声速翼面的流固热多场耦合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高建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估算与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晓宇;高超声速乘波构形初步设计与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7 陈金球;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弹道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江志国;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雷达散射及操稳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卢晓杨;高超声速流场与结构温度场耦合计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谢志义;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优化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7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167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6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