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碎片在轨识别与精确定位方法
本文关键词:空间碎片在轨识别与精确定位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碎片 在轨识别 二阶中心矩 扩展卡尔曼滤波 精确定位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相机与激光测距仪的空间碎片在轨识别与定位方法。空间碎片的相对速度、距离等因素直接影响碎片成像轨迹。为完成帧间匹配,采用与轨迹边缘具有等价二阶中心矩的椭圆描述其特征,并以此制定帧间匹配准则。通过帧间匹配,即可获得图像中碎片的坐标,解算出碎片方位角。当仅有测角信息时,采用位置-速度滤波算法,引导激光测距仪对目标相对距离进行测量;当同时具备测角信息与测距信息时,采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对目标进行滤波定位,并获得高精度的目标运动状态信息。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基金】:国家863计划(2015AA7046408)
【分类号】:V528
【正文快照】: 0引言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空间碎片数量急剧上升,这些碎片对在轨航天器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截止到2013年1月,美国通过地面监测编号的碎片数量已达16 686个[1]。为避免与空间碎片相撞,航天器有时需要进行轨道机动躲避碎片。2014年10月27日,国际空间站(ISS)为躲避一个直径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思意;;空间碎片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J];Aerospace China;2001年03期
2 ;空间碎片危害不容忽视[J];中国航天;2003年03期
3 薛富兴,杨晓燕;空间碎片研究概况[J];国际太空;2004年05期
4 刘静,王荣兰,张宏博,肖佐;空间碎片碰撞预警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5 龚松波,徐敏强,崔平远,李爽;基于解体事件的空间碎片轨道演化算法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6 霍江涛;秦大国;祁先锋;;空间碎片概况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李明;;中国空间碎片研究的进展(英文)[J];航天器工程;2007年05期
8 王海福;余庆波;刘有英;;空间碎片碰撞风险评估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9 李久龙;吴光中;姜联东;;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撞击效果分析[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S1期
10 代丽;;空间碎片:在轨航天器的潜在“杀手”[J];科技导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萍萍;郑永超;许春晓;;空间碎片及天基激光清理技术[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戚均恺;;国外空间碎片探测综述[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郑世贵;韩增尧;闫军;范晶岩;曲广吉;;空间碎片防护设计软件包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A];2005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孙治国;袁俊刚;曲广吉;;空间碎片防护结构设计优化理论方法研究[A];2005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袁俊刚;曲广吉;;空间碎片防护结构弹道极限方程建模技术研究[A];2005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朱维坤;曾国强;;微小卫星空间碎片清理方式应用探讨[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王海平;中国启动“空间碎片预警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李寿平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空间碎片减缓:各国应履行的国际法义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王楠楠;遭遇空间碎片概率在百万分之一以下[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菡娟;拿什么来应对你——太空垃圾?[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徐彬;中美火箭残骸碰撞事件[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若璞;空间碎片环境模型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凯;基于声发射的典型结构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俊举;空间碎片的测光观测与图像处理[D];山东大学;2015年
2 董丹;爆炸解体空间碎片建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刘翔春;天基照相跟踪空间碎片轨道确定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郭荣;近地轨道航天器的空间碎片碰撞预警与轨道规避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金小龙;高面质比空间碎片的光谱特性分析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彬;空间碎片环境中的航天器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艺;基于激光技术空间碎片的主动移除[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8 李维修;几种典型结构的空间碎片在轨感知声发射源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熊秋鹏;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空间碎片损伤模式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曹玉辉;基于历史轨道数据的空间碎片环境建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4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17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