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出口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特征
本文关键词:圆形出口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流向涡 激波形态 流场特性 内转式进气道 数值仿真
【摘要】: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内转式进气道的流动特征。研究表明:设计状态在近壁面唇罩激波诱发了二次流,进而发展形成流向涡,造成低能流堆积,隔离段出口流场分布不均,消弱了进气道的抗反压能力。有攻角条件下,口面激波偏离唇罩前缘,激波形态发生改变,激波波面中部展向具有准二维特性,压缩面两侧气流压缩变弱,激波层变薄,出现局部膨胀区;有攻角条件下的无黏流场,在进气道压缩段形成三维流向涡,该流向涡促进高能高速气流向壁面迁移,改善了黏性条件下隔离段出口流场的均匀度。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TSKFKT2014002)~~
【分类号】:V211.48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il/11.1929.V.20150506.1003.002.html引用格式:王卫星,郭荣伟.圆形出口内转式进气道流动特征[J].航空学报,2016,37(2):533-544.WANG W X,GUO R W.Flowcharacteristics of an inward turning inlet with circular outlet[J].Acta Aeronau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洲;张X元;南向军;;基于马赫数分布规律可控概念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永洲;张X元;王磊;南向军;;马赫数分布可控的基准流场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4期
2 李永洲;张X元;罗蕾;王磊;;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轴对称基准流场改进[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11期
3 李永洲;张X元;钟启涛;;型面设计马赫数对马赫数分布可控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郭善广;王振国;赵玉新;范晓樯;;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前体曲线激波逆向设计[J];航空学报;2014年05期
5 李永洲;张X元;钟启涛;;四段修型弥散反射激波中心体基准流场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9期
6 钟启涛;张X元;李永洲;南向军;;类水滴进口高超内收缩进气道参数化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7 张X元;;基于弯曲激波压缩系统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反设计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15年01期
8 李永洲;张X元;;基于马赫数分布可控曲面外/内锥形基准流场的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J];航空学报;2015年01期
9 李永洲;张X元;朱伟;杨顺凯;;双弯曲入射激波的可控中心体内收缩基准流场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波;张X元;金志光;;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马赫数3.85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03期
2 金志光;张X元;;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与侧压式进气道的性能比较[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9期
3 南向军;张X元;金志光;孙波;;压升规律可控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3期
4 南向军;张X元;金志光;孙波;;矩形转圆形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数值及试验研究[J];航空学报;2011年06期
5 尤延铖;梁德旺;;内乘波式进气道内收缩基本流场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南向军;张X元;;采用新型基准流场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性能分析[J];宇航学报;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卫星,李立国,陈锵;波瓣混合流场流向涡的数值分析[J];航空学报;1998年03期
2 介克;杨占宇;赵吕顺;刘建;王洪铭;黄勇;单鹏;;马赫数2.5超/亚声流流向涡掺混超燃室冷态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12期
3 赵吕顺;单鹏;介克;杨占宇;王洪铭;;马赫数2.5超燃室中超/亚声流流向涡掺混冷态流场数值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2期
4 赵吕顺;单鹏;刘建;王洪铭;;碳氢燃料流向涡掺混超燃模型燃烧室冷态流场数值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5 王鹏;邹正平;綦蕾;刘火星;叶建;;流向涡与涡轮叶栅二次流相互作用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3期
6 刘友宏;;微波瓣燃烧器中流向涡混合数值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06期
7 刘火星,陈矛章,蒋浩康;扩压叶栅端壁角区流向涡对湍流特性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8 陆昌根;曹卫东;;局部抽吸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和控制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8年03期
9 葛家斌,尹协振,韩肇元;斜激波和可压缩流向涡相互作用的实验观察[J];实验力学;2000年01期
10 梁剑寒,王正华,王承尧;斜坡增强混合的数值研究[J];推进技术;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华;张楠;田于逵;;线型优化对结合部大尺度涡结构的影响(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欣;加小突片喷口射流增强混合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2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23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