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一种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空气工质电推进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20:26

  本文关键词:一种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空气工质电推进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临近空间推进技术 空气工质电推进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 变参数试验 低气压


【摘要】:临近空间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应用价值,因而一直是各国关注和竞相发展的热点。临近空间飞行器是开发和利用临近空间资源的主要工具,然而临近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制约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考虑到临近空间的气压条件,本文以一种采用沿面介质阻挡放电作为等离子体源并以空气作为工质的电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气压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沿面介质阻挡放电推力器的低气压、变参数试验研究方案和要求,以实验室的真空实验舱系统为基础搭建了低气压试验系统,确定了以放电参数测量、发射光谱检测和推力测量为核心的推力器性能参数测量方案,设计加工了一系列不同设计参数的试验样机供变参数试验研究使用。首先对沿面介质阻挡放电推力器在低气压下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测量获得了推力器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数据,结果表明推力器的放电模式属于流注放电,在一个电压周期内放电是间断且不对称的;测量获得了推力器放电生成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数据,分析了成分信息以及工况参数对等离子体的影响;测量获得了低气压下以推力、消耗功率和效率(推力功率比)为代表的基本推力性能参数,结果显示在10-90kPa范围内,试验样机的推力水平在102-103μN量级,而消耗功率水平在10W量级,此外还研究分析了工况参数对这些基本推力性能参数的影响。其次,针对推力器推力性能的相关影响因素开展了变参数试验,研究了阻挡介质厚度、阻挡介质材料、流向电极间距、暴露电极宽度和暴露电极长度对推力器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阻挡介质厚度和增加阻挡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都能够提升推力器的推力,但是阻挡介质厚度的降低会增大消耗功率,不过效率也提升了;低气压下电极间距越小,推力器产生的推力越大,消耗功率越小,效率更高;暴露电极的宽度对推力影响不大,但是电极宽度越大,消耗功率越大;暴露电极的长度与推力几乎成正比,且暴露电极越长,消耗功率越小。此外,还利用电路模型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43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应超;汤海滨;刘宇;;低功率电弧喷射推力器实验研究[J];推进技术;2005年06期

2 肖应超,汤海滨,刘畅;氨电弧喷射推力器实验和数值研究[J];宇航学报;2005年01期

3 周凯;汤国建;施蕾;;交会推力器配置优化研究[J];航天控制;2009年03期

4 刘旭辉;陈君;魏延明;汪旭东;;固体微型推力器应用设计[J];航天器工程;2012年06期

5 潘炳基;;普留格艏部推力器[J];舰船辅助机电设备;1975年04期

6 沈国鉴;;关于装设艏推力器的几个实用的指标[J];国外舰船技术(特辅机电设备);1982年07期

7 吴;;大功率全方位推力器[J];国外舰船技术(特辅机电设备);1985年09期

8 施洪娟;;小型推力器[J];机电设备;1987年01期

9 沈公槐;;推力器组件的推力方向标定[J];航天控制;1989年01期

10 夏春山;世界上最大的推力器[J];造船技术;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周前红;郭少锋;韩先伟;谭畅;林榕;刘世贵;蒋建;魏建国;余虔;;电弧推力器流场和传热的数值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2 于达仁;刘辉;马成毓;赵隐剑;;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加速机制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3 石忠;姜博严;胡庆雷;;考虑推力器安装偏差的航天器饱和控制器设计[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曹正蕊;洪延姬;文明;李倩;;吸气模式激光推力器速度与高度耦合特性的数值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张庆红;唐志平;;全方位旋转分离式激光推力器概念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熊淑杰;严劲;;采用4个推力器进行姿控和卸载控制策略[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龙;胡晓军;唐志平;;几何构型对“烧蚀模式”激光推力器推进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景瑞;张尧;许涛;;基于万向节的在轨延寿航天器推力器方向调整[A];第三届海峡两岸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陈茂林;毛根旺;杨涓;;电推力器羽流对航天器通讯的影响效应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10 刘伟;赵黎平;;对地三轴稳定卫星推力器姿控对轨道的影响分析[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国英;为长寿命大型通信卫星打造新型推力器[N];中国航天报;2006年

2 杨冰 姜宁 本报记者 于莘明;风险在紧急“切换”中排除[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永杰;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模化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小康;气体工质激光推力器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蔡建;激光微推进的原理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晓龙;厚壁面以及变截面条件下推力器的束聚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梁振华;固体冷气微推力器气体发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哲;固体脉冲推力器设计与性能仿真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盼;一种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空气工质电推进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代贤;大气吸光船推力器工作特性数值计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薛伟华;电推力器地面试验系统测试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寅昕;过驱动航天器推力器动态分配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邢宝玉;太阳热推力器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杨花芳;100W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固态源研制与效率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张郁;基于电弧推力器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系统任务设计与优化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97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297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