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伺服舵系统动力学建模及颤振分析
本文关键词:电动伺服舵系统动力学建模及颤振分析 出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气动弹性 颤振 非线性 接触刚度 间隙 舵机
【摘要】:舵机动力学对舵系统颤振有最直接影响,其动力学模型的准确建立是颤振分析的关键。以某电动伺服舵系统为对象,分别建立了电机、减速器及控制回路模型。基于其地面振动试验(GVT)数据特征,考虑了减速器中零部件间隙及滚珠丝杠间接触刚度2类非线性因素。动力学仿真结果复现了试验现象,证明了接触刚度和间隙对该伺服舵系统动力学特征的主导作用。在颤振分析中,对比了接触刚度和常数刚度2种假设下,舵机在不同阶跃角指令下的舵偏角响应。发现常数刚度下舵系统仅存在极限环(LCO)和失稳2个域,临界速度不会随间隙大小而变化;而接触刚度下存在稳定、LCO和失稳3个域,且相同风速下,其临界指令角较常数刚度假设更高,但其临界速度却会随间隙增大而减小,甚至小于常数刚度假设,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023)~~
【分类号】:V249.1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il/11.2625.V.20150917.1041.004.html引用格式:张仁嘉,吴志刚,杨超.电动伺服舵系统动力学建模及颤振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42(7):1368-1376.ZHANG R J,WU Z G,YANG C.Dynamic modeling and flutter analysis of a fin-actua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行健,李光权;颤振分析的根轨迹方法与颤振模态的自动判断[J];航空学报;1984年02期
2 齐丕骞,葛祖德,李炳功,许光启;振动试验和颤振分析的一体化——颤振实时分析系统[J];航空学报;1990年11期
3 王彬文,许光启;全机非对称外挂状态颤振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S1期
4 史爱明,杨永年,叶正寅;带结构刚度非线性的超音速弹翼颤振分析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许福友,陈艾荣,梁艳;平板的颤振参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6 丁千,王冬立;结构和气动非线性机翼颤振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年03期
7 叶献辉;杨翊仁;刘菲;;非对称结构参数对颤振速度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陈香;杨翊仁;;超音速结构非线性翼型的颤振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2期
9 谢长川;胡薇薇;杨超;;颤振分析中的特征值排序问题[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18期
10 杨智春;谷迎松;夏巍;;基于矩阵奇异值理论的颤振分析新方法[J];航空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文;许光启;;全机带多种外挂状态颤振分析[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胡志勇;谢怀强;;一种减幅扰动颤振计算方法[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毅;杨智春;;机翼颤振失效的定量风险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谷迎松;杨智春;李斌;;频域颤振分析μ方法的连续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小川;王彬文;张凌霞;马君峰;齐丕骞;;基于混合建模的带外挂飞机固有振动特性与颤振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桂江;胡家亮;钱卫;;复合材料平尾颤振优化设计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红波;;g-方法在闭环颤振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胡志勇;谢怀强;;一种新的颤振计算方法[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志勇;霍应元;王旭春;;模态跟踪技术在颤振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员海玮;韩景龙;;非线性颤振的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钮耀斌;高超声速飞行器机翼非线性颤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钱文敏;基于不确定性建模新方法的多作动机翼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周建;受热曲壁板的非线性颤振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德敏;非线性颤振系统的分岔与混沌[D];天津大学;2010年
5 员海玮;鲁棒颤振分析与模型确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王囡囡;二元机翼颤振及其主动控制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赵娜;超声速流中机翼及壁板非线性颤振的主动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于明礼;基于超声电机作动器的二维翼段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史晓鸣;基于当地流活塞理论的全机组合体颤振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牟让科;机翼非线性颤振和抖振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超慧;考虑发动机转子陀螺效应的机翼颤振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孟德虹;飞行器颤振问题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8年
3 柳永波;小型民用飞机颤振适航性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8年
4 陈香;超音速流中二元机翼非线性颤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崔益华;机翼节段颤振导数的强迫振动仿真识别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王冬立;结构和气动非线性机翼的颤振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袁鹏程;非定常跨音速机翼的颤振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瑜;二元机翼颤振的复杂响应[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栗帅;二元可变后缘机翼颤振分析与主动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迟圣威;折叠翼颤振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8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31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