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空间飞行器鲁棒滑模控制技术
本文关键词:近空间飞行器鲁棒滑模控制技术 出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NSV 非线性系统 输入饱和 神经网络 干扰观测器 滑模控制 backstepping递推控制 动态面控制 容错控制
【摘要】:近空间飞行器(Near Space Vehicle,NSV)具有机动性强,速度快以及气动参数时变等特性,从而有效的非线性控制器可显著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然而,研究此类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器将面临诸多难点。NSV控制系统存在不可忽视的非线性特性,各个运动学方程间存在严重耦合关系。与此同时,各气动参数和变量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大控制器设计的难度。为了设计出具有高精度和强鲁棒镇定能力的控制器,需要在设计NSV控制系统时充分考虑系统结构不确定性和未知外部扰动。尽管很多重要参数都可以从样机试验和高速风洞等模拟中获得,但未知的真实飞行环境是无法完全事先预知。此外,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也必须不断提高与改进,以满足NSV执行各种特定任务时的性能要求。本文围绕NSV的控制问题,给出了NSV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NSV在具有外部干扰、参数摄动、输入饱和以及舵机故障综合影响下的姿态控制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NSV六自由度十二状态飞行运动数学模型,为了后续研究方便,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和时标分离原则给出了具有仿射非线性方程形式的NSV姿态运动模型方程。然后,研究了基于终端滑模干扰观测器(TSMDO)的backsteeping姿态控制器。所设计的终端滑模干扰观测器可在有限时间内逼近NSV模型外部不确定干扰,且利用一阶滑模微分器避免backstepping设计控制律时微分爆炸问题,通过李雅普洛夫方法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仿真数据表明,本文所给出的基于终端滑模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滑模控制律可以保证存在外部干扰的多输入多输出NSV系统有满意的跟踪性和鲁棒性。其次,研究了一类具有结构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的边界层滑模控制方法并应用于NSV高精度姿态控制。考虑NSV状态方程参数摄动和复合干扰上界未知的情况,提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边界层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从而抵消传统滑模控制中颤振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使跟踪误差趋近于零。同时,通过李雅普洛夫方法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参数摄动和干扰作用下能保证姿态控制的稳定性。接着,研究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backstepping自适应动态面控制方法。针对具有外部扰动和输入饱和的多输入多输出NSV系统,提出一种新的Nussbaum干扰观测器有效的处理了外部未知干扰和系统不确定性。此外,将滤波器与自适应动态面相结合来消除传统滑模控制中的颤振现象。对于执行器存在的输入饱和,引入辅助系统来抵消输入饱和对闭环系统产生的影响。通过李雅普洛夫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有界收敛,跟踪误差与干扰误差都收敛到接近于零的一个小的邻域里。仿真实例表明,在具有外部干扰及输入饱和的情况下控制系统可以得到满意的跟踪性能。最后,给出了一种具有输入饱和、外部干扰和舵机故障的NSV容错滑模控制方法。由于快慢回路系统中外部干扰的数量级远远大于系统不确定项的数量级,采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技术处理外部干扰;针对飞行器舵面饱和受限的问题,利用舵机偏转角输出上界设计控制律,确保控制输出在给定范围内;同时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构造一种补偿器对舵机发生故障情况下进行容错补偿,进而解决NSV舵机故障问题。通过李雅普洛夫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有界收敛。仿真结果表明,在具有外部干扰、输入饱和及执行器故障的情况下控制器可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鞠建永,张崇巍;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倪雨;许建平;;基于等效控制的全局滑模控制Buck变换器设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杨国超;纪志成;;基于VISSI M的BUC K变换器滑模控制[J];微特电机;2008年02期
4 李玮;王晶;段建民;;车道线保持自校正滑模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5 庄开宇,张克勤,苏宏业,褚健;高阶非线性系统的Term inal滑模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5期
6 韩思亮,汤建新,马皓;双向DC/DC变换器滑模控制新方案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7 潘琢金;张大伟;毛艳娥;杨华;;汽车ABS自适应灰色滑模控制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年08期
8 刘义;郭建都;梅林;;基于离散滑模变结构的惯稳回路控制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年06期
9 韩思亮,周永清,马皓;滑模控制双向Buck变换器的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童克文;张兴;;滑模变结构控制及应用[J];电气应用;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红超;顾文锦;于进勇;;基于反演的二阶滑模控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JAAFAR A.;GODOY E.;LEFRANC P.;;SEPIC变换器的积分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毓顺;赵国良;张锐;;模糊连续滑模控制在潜艇操纵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4 李英杰;吴文海;;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滑模面设计[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孙衢;王永玉;;基于云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智能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蔡远利;唐伟强;高海燕;;一种新的高阶滑模导弹非线性控制算法[A];Proceedings of 14th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2)[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光;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扫描光刻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许叙遥;滚转稳定伺服平台动态滑模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郑丽君;固态变压器逆变级非线性复合控制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金宁治;混合动力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滑模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5 阎妍;量化反馈滑模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行为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李鹏;传统和高阶滑模控制研究及其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王军霞;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滑模跟踪控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8 肖玲斐;基于预测控制策略的离散滑模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昌凡;滑模变结构的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颜闽秀;几类控制系统的若干滑模控制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永波;起重船吊物系统的滑模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维;球—车系统滑模变结构运动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月英;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滑模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易涵;起重机实验设备基于滑模的防摆与跟踪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刘烨;利用滑模控制实现网络追踪同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世超;基于分层滑模的桥式起重机防摆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于靖;近空间飞行器鲁棒滑模控制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胡冯仪;基于滑模变结构方法的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D];扬州大学;2009年
9 杨传伟;两轮移动小车的模型分析及滑模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周宇友;基于二阶滑模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3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35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