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长度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燃烧室长度对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出处:《航空动力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长度 燃烧效率 总压损失 燃烧室推力
【摘要】:基于国外研究者完成的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验数据,通过分别改变燃烧室等直段长度和扩张段长度,对不同总长的燃烧室工作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压力的2阶迎风差分数值方法,物理模型为轴对称结构,燃烧模型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finite-rate/eddy-dissipation),湍流模型采用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k-ω模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燃料进口边界由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方式给定,分别分析了不同长度,即不同等直段长度或扩张段长度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特性及其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等直段长度的增大,燃烧室出口处燃烧效率逐渐减小,从72.74%降低至66.81%,而燃烧室内总压损失逐渐减小,燃烧室推力逐渐增大,可由85.83N增加至108.55N;改变扩张段长度,发现扩长段长度变化对燃烧室流场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扩张段长度的增大,燃烧室出口燃烧效率和燃烧室推力都略微减小.在燃烧室长度的设计范围内,增大等直段的长度要比增大扩张段长度对提升燃烧室各项性能有帮助.
[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solid fuel complete researchersabroad scramjet engine based o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by changing the length of straight and expansion length,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working process of different length of 2 order upwind based on pressure difference method, the physical model of axisymmetric structure, combustion model finite rate / eddy dissipation model (finite-rate/eddy-dissipation), SST (shear stress turbulence model is used in k- transport) model. The PMMA (PMMA) fuel inlet boundary defined by the user function mode given, were analyzed with different length, different straight section length or expansion length under supersonic combustion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indoor stamping the engine combus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ght section length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t the outlet of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72.74% to 66.81%,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of indoor combustion decreases, combustion chamber thrust increases, can be increased from 85.83N to 108.55N; change the expansion length, found long length change of combustion expansion chamber flow structure has little effe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xpansion length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combustion chamber design in the thrust decreases slightly. The range of combustion chamber length, increasing the length of the straight section than increasing the length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o help.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6020)
【分类号】:V235.21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临近空间的战略价值已逐渐引起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各种临近空间飞行器也因其潜在的军用价值和民用价值而成为研究发展热点.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临近空间飞行器种类中一种,其研究进度快速发展,而决定高超声速飞行器性能与成败的核心是推进动力系统.高超声速飞行器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占云;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第一个40年[J];飞航导弹;2002年09期
2 王永寿;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取得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最高推力[J];飞航导弹;2002年12期
3 刘敬华,童建忠,邢君波,徐逸梅;国外磁流动力学能量旁路超燃冲压发动机发展概况——一种新型高速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3年09期
4 野舟;美国空军开始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J];战术导弹技术;2004年03期
5 沈剑 ,王蕾;骑波飞行器计划在飞行中演示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系统[J];飞航导弹;2004年07期
6 梁晓霞;;印度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取得突破[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年01期
7 杨英;魏国福;;澳大利亚进行两次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J];飞航导弹;2006年11期
8 鲍文;秦江;周伟星;于达仁;;一种新型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闭式冷却循环[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9 王莉;严明;;超燃冲压发动机进入静态试验阶段[J];飞航导弹;2009年04期
10 刘佳;丛敏;;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试验亚燃/超燃冲压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宇;陈立红;;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进展与思考[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崔涛;于达仁;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的突变、滞后、分岔及建模方法[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3 周林;孙德军;杨基明;;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际工况的性能分析[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于达仁;崔涛;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控制问题[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5 李俊红;程晓丽;沈清;;基于喷管出口压力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预测理论与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邢建文;郑忠华;宋文艳;杨阳;;反应机理对数值模拟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杨顺华;钱炜祺;肖保国;乐嘉陵;;化学动力学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徐林;张中伟;许正辉;赵高文;;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技术[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9 陈小明;李松晶;聂伯勋;;恩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温燃料流量调节阀的热力学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小明;李松晶;聂伯勋;;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温燃料流量调节阀的热力学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31所研究员 马会明;五大关健动力技术 决定“高超”命运[N];中国航天报;2012年
2 逸文;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N];中国航空报;2013年
3 沈剑;X-51A超燃冲压发动机完成地面试验[N];中国航天报;2008年
4 青云;X-51A进一步接近飞行[N];中国航空报;2007年
5 翁宗波 曹望 李雷;“乘波者”抓住了最后机会[N];解放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彪;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兰;超燃冲压发动机整机非结构网格并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3 邢建文;化学平衡假设和火焰面模型在超燃冲压发动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4 姚照辉;考虑飞/推耦合特性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兴;超燃冲压发动机特性计算与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西耀;超燃冲压发动机非定常流动数值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2年
7 邓维鑫;宽范围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组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陈兵;空间推进算法及超燃冲压发动机部件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吴先宇;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流道设计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余勇;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作过程理论和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壮壮;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壁厚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学夫;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方案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周有新;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主动冷却结构强化换热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和舒;超燃冲压发动机最大推力稳态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韦又毓;含有两相流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曹瑞峰;面向控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一维建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超;超燃冲压发动机总体方案设计与优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鳌;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燃油供应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于田;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突变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建文;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数值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0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41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