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姿控载荷多约束下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

发布时间:2018-01-15 15:39

  本文关键词:姿控载荷多约束下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 出处:《宇航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内弹道 外弹道 多学科优化 姿控 载荷


【摘要】:为提升固体运载器整体性能,提出一种姿控载荷多约束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固体运载器内弹道计算模型和外弹道计算模型,给出大风区和级间分离的姿态控制模型以及杆状减阻装置载荷计算模型。其次,以灵敏度分析方法选择出内外弹道设计参数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将姿控摆角需求、减阻杆承载能力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以射程最优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在某三级固体运载器的优化设计中,以差分进化算法开展仿真校验,射程提高了10.8%,并且优化结果满足姿控和载荷约束。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olid launch vehicle, a joint optimization modeling method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jectory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 of attitude control load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interior trajectory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 external trajectory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solid launch vehicle are established. The attitude control model and the load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rod drag reducing device are given. Secondly,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ballistic design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as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variables by 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 The requirements of attitude control pendulum angle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drag reducing rod are taken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to establish an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optimal range. Finally,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optimal design of a three-stage solid carrier. Th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the range is increased by 10.8, an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satisfy the attitude control and load constraints.
【作者单位】: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分类号】:V412.1
【正文快照】: 0引言固体运载器的射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为提高射程能力,一方面可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开展性能优化,通过优化药柱、喷管等几何尺寸获得优化的内弹道参数[1-3],提升运载器本身的推进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外弹道优化设计[4-6],优化固体运载器的飞行程序,为运载器提供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梁欣欣;李世鹏;陈阳;张艳;傅瑜;;固体运载器大气飞行段内弹道优化设计研究[J];弹道学报;2014年04期

2 刘冰;方丁酉;夏智勋;王林;;考虑气体-颗粒两相流效应的火箭发动机喷管参数优化设计[J];推进技术;2013年01期

3 洪蓓;梁欣欣;辛万青;;固体运载火箭多约束弹道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2年03期

4 何景轩,甘晓松,乐发仁,余贞勇;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压强及喷管扩张比优化设计[J];固体火箭技术;2003年04期

5 赵人濂,陈振官,付维贤;风切变与运载火箭设计[J];宇航学报;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欣欣;陈阳;张艳;王勇;;姿控载荷多约束下的内外弹道联合优化[J];宇航学报;2016年06期

2 陈大伟;王裴;蔚喜军;孙海权;马东军;;稠密可压缩气粒两相流动中的等熵声速计算建模及物理规律[J];物理学报;2016年09期

3 李重远;胡炜;周天帅;何兆伟;宋强;;适用于天基测控小范围视线角约束的运载火箭轨道优化设计[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5年04期

4 肖龙旭;王继平;魏诗卉;林红斌;;一种地地导弹变射面飞行程序设计方法[J];弹道学报;2015年02期

5 洪蓓;熊伟;张艳玲;胡钰;蒋鲁佳;;国外临近空间飞行器全程弹道一体化设计与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5年01期

6 陈福振;强洪夫;高巍然;周算;;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气粒两相流动的SPH-FVM耦合方法数值模拟[J];推进技术;2015年02期

7 梁欣欣;李世鹏;陈阳;张艳;傅瑜;;固体运载器大气飞行段内弹道优化设计研究[J];弹道学报;2014年04期

8 李世鹏;梁欣欣;荣晶晶;张艳;;固体运载器飞行动力学逆问题分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9 高云逸;康永来;;空射运载火箭点火姿态对运载能力影响的研究[J];航天控制;2013年02期

10 张久云;杜国秀;齐子凤;;中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比寻优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洪蓓;梁欣欣;辛万青;;固体运载火箭多约束弹道优化[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2年03期

2 郑总准;吴浩;王永骥;;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再入轨迹优化研究[J];航天控制;2009年06期

3 杨军,陈汝训,赵锡良;战术火箭/固体火箭发动机一体化优化设计[J];宇航学报;1999年01期

4 方丁酉;;喷管扩张段优化型面近似计算[J];固体火箭技术;1991年01期

5 方丁酉;;喷喉圆柱段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固体火箭技术;1989年01期

6 揭国平 ,方丁酉;喷管型面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推进技术;1988年04期

7 方丁酉;两相流喷管扩散段型面优化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北斗;理想外弹道计算程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4期

2 陆新根;枪炮外弹道计算程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4期

3 王中原;关于旋转弹丸气动力、外弹道计算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S1期

4 黄长强;各军兵种标准气象条件在外弹道计算中的互换[J];兵工学报;1986年03期

5 赵润贵 ,叶文凤 ,金达根;火箭弹外弹道计算程序(外弹道多用程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4期

6 王中原;6D外弹道微分方程组混杂解法初探[J];弹道学报;1994年03期

7 陈放,初蓓,,孟宪昌;火箭增程迫弹外弹道参数优化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6年01期

8 徐明友;一种典型的外弹道随机过程的仿真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6年03期

9 张强;章曙;高敏;韩s

本文编号:1429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429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