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固体火箭发动机碳基材料喷管机械侵蚀特性

发布时间:2018-01-17 14:27

  本文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碳基材料喷管机械侵蚀特性 出处:《航空动力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固体火箭发动机 喷管 碳基材料 两相流 机械侵蚀


【摘要】:为研究碳基材料喷管的机械侵蚀特性,基于两相流理论和经验公式,考虑液滴的蒸发与反应,建立了二维轴对称碳基材料喷管机械侵蚀计算模型.针对15-lb BATES发动机喷管进行了机械侵蚀计算,研究了液滴轨迹、机械侵蚀情况的分布规律,以及推进剂中Al质量分数和燃烧室压强对机械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侵蚀率计算最大值为55μm/s,在实验结果范围内.Al/Al2O3混合液滴是机械侵蚀的主要因素,Al液滴由于蒸发氧化而不对壁面造成碰撞.机械侵蚀发生在喷管收敛段,峰值位于喉部上游入口处,喉部和扩张段无机械侵蚀现象.推进剂中Al质量分数增加对机械侵蚀率无显著规律性影响.机械侵蚀率随燃烧室压强的增加呈超线性增长.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based nozzle, evaporation and reaction of droplets are considered based on two-phase flow theory and empirical formula. The mechanical erosion calculation model of 2-D axisymmetric carbon-based nozzle was established. The mechanical erosion calculation of 15-lb BATES engine nozzle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droplet trajectory was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of mechanical eros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Al content in propellant and combustion chamber pressure on mechanical erosion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value of mechanical erosion is 55 渭 m / s. In the range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Al / Al _ 2O _ 3 mixed droplet is the main factor of mechanical erosion. The Al droplet does not collide with the wall due to evaporation and oxidation. The mechanical erosion occurs in the convergent section of the nozzle. The peak is located at the upstream entrance of the larynx. There is no mechanical erosion in the throat and expansion section. The increase of Al content in the propellan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erosion rate. The mechanical erosion rate increases super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bustion chamber pressure.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
【分类号】:V435
【正文快照】: 符号说明ρ密度(kg/m3)t时间(s)x轴向坐标(m)y径向坐标(m)u速度(m/s)m质量(kg)m·质量流量(kg/s)p压强(Pa)τ=Reynolds应力张量(Pa)F作用力(N)Fdrag曳力(N)Fpressure压差力(N)h比焓(J/kg)q传热速率(W/m2)Cd曳力系数Er机械侵蚀率(m/s)er机械侵蚀系数Af碰撞面面积(m2)π碰撞区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莎;李江;刘洋;王磊;;高浓度粒子冲刷条件下多向编织C/C材料烧蚀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盛勇;三氧化二铝液滴碰撞机理及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红波;尹健;熊翔;;C/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7期

2 刘洋;李江;杨飒;陈剑;何国强;孙翔宇;胡淑芳;;过载条件下EPDM绝热材料烧蚀机理和模型研究(Ⅰ)——烧蚀机理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2期

3 徐开民;李江;王磊;陈莎;;C/C喉衬炭沉积形成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6期

4 左劲旅,张红波,熊翔,黄启忠,肖鹏;喉衬用炭/炭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炭素;2003年02期

5 李江,何国强,陈剑,刘洋,娄永春;高过载条件下绝热层烧蚀实验方法研究 (Ⅱ)收缩管聚集法[J];推进技术;2004年03期

6 王磊;何国强;李江;彭丽娜;;粒子侵蚀对C/C材料烧蚀性能影响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辉;刘振;李平;于建国;;碳基材料吸附二氧化碳及电解吸的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0年04期

2 魏伟;王大伟;杨全红;;锂空气电池中的碳基材料:优势与挑战[J];新型炭材料;2014年04期

3 许增裕;掺杂碳基材料改善性能实验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年00期

4 许增裕,刘翔,谌继明,王明旭,宋进仁,翟更太,李承新;新型多元掺杂面对等离子体碳基材料的性能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5 刘翔 ,张斧 ,许增裕 ,谌继明;碳基材料中甲烷的热解吸(TDS)行为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8年S3期

6 N.Yoshida,N.Noda,刘翔 ,张斧 ,许增裕 ,刘永;钨和碳基材料在高能脉冲电子束轰击下的腐蚀和腐蚀产物[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年00期

7 杨勇,翟洪祥,黄振莺;压力对颗粒增强铝与碳基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守阳;孙继忠;王德真;;氢与碳基材料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生长碳基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刘升光;氢与碳基壁材料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传熙;磷掺杂碳基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黄海;新型石墨化纳米碳基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张欣;碳基材料表面复合涂层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宋正辉;碳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6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436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