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载人深空长期飞行辐射粒子的磁场防护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20 23:21

  本文关键词: 载人飞行 辐射粒子 辐射危害 磁场防护 出处:《航天器工程》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简介了空间辐射环境中的银河宇宙线和太阳质子事件及其对航天员的辐射危害;根据辐射危害防护需求,比较了磁场偏转、电场抵消和等离子体偏转3种防护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对载人火星探测选用的磁场防护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表明:偏转200 MeV能量以下的质子,须在航天器上建造半径2.04km,质量2240kg,通过电流1600A的环形线圈。此方法可以使进入航天器舱室的宇宙线粒子总通量降低3个数量级,能显著地降低空间粒子对航天员的危害。分析结果可为载人深空飞行项目的任务规划、载人飞船设计、辐射危害评价防护措施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galactic cosmic rays and solar proton events in space radi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ir radiation hazards to astronaut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adiation hazard protection, the principl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ree protection methods, magnetic field deflection, electric field offset and plasma deflection, are compared. The magnetic field protection method used for manned Mars exploration is analyzed and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tons with a deflecting energy of less than 200 MeV must be built in a spacecraft with a radius of 2.04km. The total flux of cosmic ray particles entering the spacecraft cabin can be reduced b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by the loop coil with a mass of 2240kg and a current of 1600A.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ission planning of manned deep space flight project, the design of manned spacecraft and the formulation of radiation hazard assessment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404149)
【分类号】:V520.6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不断发展,美、欧及中国各国家陆续展开了以火星、月球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探测任务[1-2],使得人类对深空了解不断深入,同时反过来也不断激励人类对于其他星球探索的热情,载人深空飞行正在成为航天发展的重要趋势[3-6]。地球强大地磁场阻止了宇宙线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世荃;人类辐射危害评价的概念与发展[J];辐射防护通讯;1995年04期

2 乔波;程丽玲;;光生物辐射危害解读[J];照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3 夏益华,张丽,,董柳灿,甘霖,梁石强;3.4 辐射危害代价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4 吴德昌;《人类辐射危害评价》书评[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7年02期

5 徐力;;如何避免或减少安检过程中的辐射危害?[J];抗癌之窗;2012年03期

6 钟诚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辐射危害的来源与防治[J];水力发电;2004年04期

7 田牧;;辐射与石油[J];国外核新闻;1991年11期

8 张丽,夏益华,董柳灿,甘霖;辐射危害代价α值的初步研究[J];辐射防护;1995年05期

9 夏益华;辐射危害代价研究[J];辐射防护通讯;1995年01期

10 王嘉栋;'99迎接21世纪全国辐射危害与防护学术研讨会[J];辐射防护通讯;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闵锐;;研究辐射危害的线性无阈(LNT)模型及目前对模型的评价[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8册(辐射研究与应用分卷、同位素分卷、核农学分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敲响辐射危害的警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钚辐射危害远大于估计[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浙江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唐黎标;如何减少家电辐射危害[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记者 江瑜;南京全市放射源超过200枚[N];南京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贾晓惠;辐射危害日益严重防治研究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3年

6 张思前;ISO发布早期评估辐射危害新标准[N];中国质量报;2006年

7 孙霞云;呼吁加强自我保护和保健[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8 杨秋兰;X线滥用:最严重的医源性放射损伤[N];健康报;2008年

9 范又;重视辐射防护[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珂;山东省CT应用现状及辐射危害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49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449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