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结构光的冰横截面轮廓测量
本文选题:结冰 切入点:轮廓测量 出处:《实验流体力学》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实现冰横截面轮廓非接触测量,提出了基于线结构光的冰横截面轮廓测量方法:将面激光垂直投射在冰块上,利用摄像机拍摄冰块表面变形激光线,并根据事先标定的激光平面与摄像机间几何关系,计算冰面激光线三维坐标点,这些三维坐标点在激光平面上的投影即为冰块横截面轮廓。设计了基于线结构光的冰轮廓测量简易装置,开发了测量程序,并针对冰面激光线反射能量弱导致的激光线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研究了冰面激光中心线提取方法。对冰箱冻结的已知半径圆柱冰块进行了横截面轮廓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0.018,最大相对误差为0.052;还对二元翼型结冰冰块进行了横截面轮廓测量,得到了初步测量结果;为开展结冰试验中结冰生长过程冰形在线三维测量奠定了技术基础。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non-contact measurement of ice cross section profile, a method of ice cross section profile measurement based on line structure light was proposed. The surface laser was projected vertically onto the ice block, and the deformed laser line on the ice surface was photographed by using a camera. According to the geomet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ser plane and the camera, the 3D coordinate points of the laser line on the ice surface are calculated. The projection of these 3D coordinate points on the laser plane is the contour of ice cross section. A simple device for measuring ice contours based on linear structured light is designed, and a measuring program is developed.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ow contrast of laser line image caused by weak reflection energy of stimulated light on ice surface,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laser centerline from ice surface is studied. The cross section profile of known radius cylindrical ice block frozen in refrigerator is measured.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is 0.018 and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is 0.052.The cross section profile of ice ice for binary airfoil is also measured,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obtained, which lays a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the online measurement of ice shape in ice forming process.
【作者单位】: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2338,1147229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755800)项目
【分类号】:V244.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潘环;艾剑良;;飞机结冰冰形预测的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4年01期
2 周莉;徐浩军;闵桂龙;林敏;;结冰对飞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J];飞行力学;2011年04期
3 易贤;桂业伟;朱国林;杜雁霞;;运输机翼型结冰的计算和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4期
4 杜雁霞;桂业伟;肖春华;易贤;王梓旭;;飞机结冰过程的传热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5 范洁川;于涛;;飞机结冰风洞试验模拟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7年01期
6 钟长生,杜亮,洪冠新;飞机结冰引起的飞行动力学问题探讨[J];飞行力学;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易贤;飞机积冰的数值计算与积冰试验相似准则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刘桂华;张利萍;龙惠民;盖文;;基于线结构光的冰横截面轮廓测量[J];实验流体力学;2016年03期
2 杜洪亮;张伟;;冰风洞虚拟仪器环境参数测试系统设计实现[J];测控技术;2016年03期
3 史煜;肖斌;马俊;蒋铁登;张国彪;;某结冰风洞喷雾系统循环法酸洗钝化[J];腐蚀与防护;2016年02期
4 陈威;徐浩军;王小龙;裴彬彬;王健名;;非对称结冰条件下的飞机飞行动力学仿真[J];飞行力学;2015年06期
5 樊雅丽;盛竟茹;;浅析结冰对飞机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5期
6 由立岩;;神经网络结冰检测技术研究[J];计测技术;2015年S1期
7 屈亮;李颖晖;袁国强;徐浩军;;基于相平面法的结冰飞机纵向非线性稳定域分析[J];航空学报;2016年03期
8 张峰;姚会举;南华;吕程诚;;飞机防冰腔结构参数的重要性测度[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9 黄福贵;陶杨;刘明;;机翼表面明冰形成过程数学模型[J];直升机技术;2014年04期
10 马利;顾瑞;张峰;胡冶;;某型飞机翼型处于明冰结冰过程的气动性能分析[J];飞机设计;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曾海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适航符合性设计与验证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马辉;发动机复合材料导向叶片防冰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孙志国;飞机结冰数值计算与冰风洞部件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曹广州;迎风表面三维积冰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肖春华;飞机电热除冰过程的传热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易贤;桂业伟;朱国林;;飞机三维结冰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J];航空学报;2010年11期
2 于庆芳;Y12─Ⅱ型飞机结冰对其飞行特性影响的试飞研究[J];飞行力学;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孙立军;谭生光;宁国宝;;用于路面车辙检测的线结构光图像处理流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2 吴庆阳;苏显渝;李景镇;惠彬;;一种新的线结构光光带中心提取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边琰;郭彤;张国雄;;基于线结构光的工件台阶特征尺寸测量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9年06期
4 裘祖荣;陈浩玉;胡文川;邹茂虎;杨婷;;嵌入式线结构光角度视觉检测及误差补偿[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0期
5 王以忠;李琳;黄华芳;;一种基于双目线结构光视觉系统的简单标定方法[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郑鹭斌;王晓栋;严菲;;一种实时准确的线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方法[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杨雪荣;张湘伟;成思源;唐克伦;;三坐标测量机与线结构光传感器集成系统的测量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09期
8 解则晓;王琨;刘世晶;;大视场线结构光两轴测量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9年06期
9 解则晓,张成国,张国雄;线结构光测量数据的自动拼合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09期
10 张维光;赵宏;;线结构光多传感器三维测量系统误差校正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舒强;李松;钱之楠;马跃;;线结构光的车辙测量模型及其标定[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瑞瑛;周萍;冯煦;;大视场下线结构光光条中心的快速提取[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曾祥军;霍金城;吴庆阳;;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扫描方向的标定[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孙国强;许增朴;王永强;于德敏;毕德学;;线结构光快速三维测量系统的全局标定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应红;;线结构光在SOP芯片管脚检测中的应用[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艳;机器人结构光视觉系统标定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鹏;线结构光三维自动扫描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吴庆阳;线结构光三维传感中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宗义;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与水下三维探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杨雪荣;CMM与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集成的逆向工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6 吴庆华;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三维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陈天飞;线结构光表面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平;线结构光测量技术在接触轨几何参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袁聪聪;线结构光扫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辉;基于图像检测技术的运动部件的截面积测量[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丽;连铸坯线结构光视觉定重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5 操亚华;基于FPGA的线结构光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陆兵兵;线结构光三维传感器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王献伟;基于线结构光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接触网磨损三维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刘世晶;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五轴扫描测量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翟新涛;基于双目线结构光的大型工件测量[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刘玉宝;线结构光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8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55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