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孔层合板剩余强度估算的应力场强法工程简化模型
本文选题:复合材料 切入点:含孔层合板 出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摘要】:开孔的存在会显著地降低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基于应力场强法的思想,提出了一个预测含圆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剩余强度的工程简化模型。采用大量试验数据,对本文提出的应力场强法模型与其他典型的特征距离法模型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应力场强法和平均应力准则法预测能力要优于点应力准则法和损伤区域准则法,应力场强法预测值与试验吻合程度略优于平均应力准则法。
[Abstract]:The strength of composite structur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existence of open pores.Based on the idea of stress field strength method, a simplified engineer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composite laminates with circular holes is proposed.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 stress field strength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other typical characteristic distance method models a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bility of the stress field strength method and the average stress criterion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oint stress criterion method and the damage zone criterion method, and the predicted value of the stress field strength method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stress criter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强度设计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V21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天;;复合材料弯曲各向同性层合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2 朱海堂,张献瑞,谌续国;用P型有限元分析层合板的应力[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程小全,赵龙,张怡宁;缝合复合材料可用性——简单层合板的基本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4 张二亮;张卫红;邱克鹏;;基于材料-结构协同设计的层合板多级优化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1期
5 彭文杰;陈建桥;魏俊红;涂文琼;;考虑逐步失效的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顶河;卢翔;冯振宇;徐建新;;含多处分层损伤平面编织层合板自由振动特性研究[J];机械强度;2010年03期
7 范文昭;王居林;;层合板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本构方程的研究[J];纤维复合材料;2010年04期
8 黄凌志;吴锦武;李明俊;高若雷;;基于高阶改进方法的层合板固有频率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21期
9 陈磊;盛宏玉;;热层合板弹性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郭翔鹰;张伟;;复合材料角铺设层合板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杰;陈建桥;;层合板自由边处分层应力的优化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张培伟;熊峰;王东平;;双向编织碳纤维层合板的振动破坏[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周晔欣;黄争鸣;;新的极限强度判据和刚度衰减对桥联理论模拟层合板精度的改善[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佟丽莉;葛源源;;铺层角度和厚度偏差对层合板热性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邵闯;葛森;陶华;;层合板的声响应分析[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康军;关志东;黎增山;丁聪;黄志强;;复合材料开口层合板拉伸应变集中与失效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卿尚波;晏麓晖;;纤维层合板抗弹性能数值模拟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8 戴相花;高存法;;含椭圆孔磁电弹层合板的弯曲问题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9 刘治东;唐颀;庞宝君;;基于等时差波阵面的层合板声发射源定位[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徐颖;温卫东;崔海坡;;低速冲击下的层合板逐渐损伤扩展模拟[A];第十六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江;基于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的切削力热变化规律和表面质量评价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张文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模型及分析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宫文然;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结构屈曲和后屈曲力学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4 阮江涛;含冲击损伤缝合和未缝合层合板压缩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5 彭文杰;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极限强度预测方法及分层应力最小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谢昱;层合板的应力分析及其剥离[D];清华大学;1988年
7 辛士红;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抗侵彻性能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王丹勇;层合板接头损伤失效与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刘军;损伤对层合板分层尖端场的影响及层间强韧化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10 田燕萍;具损伤弹塑性层合结构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正交异性层合板在力载和热载下静、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刘奇;应用纤维束复合材料试验研究层合板界面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科;层合板结构振动分析的无网格方法[D];苏州大学;2015年
4 孙筱辰;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增韧及低速冲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姚宇地;含预置分层层合板的分层扩展及其屈曲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莫佳亮;损伤对均质和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彭文辉;层合板结构的振动和稳定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8 林志明;层合板结构声振特性及声辐射最小化优化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9 周骏昌;含基体横向裂纹角铺设对称层合板剪切模量分析[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10 陈敬宜;碳纤维层合板面内压缩强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7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68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