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区空域结构调整对进场交通流的影响
本文选题:空中运输 + 空中交通流 ; 参考:《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根据终端区空域运行规则,采用网络理论建立了终端区空域网络模型,基于终端区航空器微观行为建立了空中交通流跟驰模型和等待模型,基于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了不同入度分布的空域结构对交通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密度小于等于0.075架次·km-1,速度大于等于0.04km·s-1时,交通流处于自由相;当密度为0.075~0.200架次·km-1且速度大于等于0.04km·s-1时,交通流处于畅行相;当密度大于0.200架次·km-1,小于最大密度时,交通流处于拥塞相;随着航班波作用的减弱,交通流进入反向畅行相,之后进入反向自由相;当进场交通流分布一定,入度值依次为2、3、1时,交通流速度小,密度大,拥塞消散最慢,入度值依次为3、2、1时,交通流速度大,密度小,拥塞消散最快。可知,增大空域网络上游关键节点的入度,使进场交通流提前完成汇聚,有利于交通流快速运行,增大交通流量;减小空域网络下游关键节点的入度,有利于交通流在达到拥塞相后快速完成消散。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al rules of terminal airspace, the terminal airspace network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network theory, the air traffic flow following model and waiting model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icro behavior of terminal area aircraft, an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NetLogo simulation platform.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entry on traffic flow is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ffic flow is in the free phase when the density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0.075 km-1 and the speed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0.04km s ~ (-1), and when the density is 0.075 ~ 0.200 km-1 and the speed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0.04km s ~ (-1), the traffic flow is in the free phase. When the density is greater than 0.200 km-1, when the maximum density is less than the maximum density, the traffic flow is in the congestion phase; with the weakening of the flight wave, the traffic flow enters the reverse free phase, and then the reverse free phase; when the traffic flow distribution is constant, The traffic flow velocity is small, the density is high, the congestion dissipation is the slowest, and the traffic flow velocity is large, the density is small, and the congestion dissipates the fastest, and the entry value is 3 ~ 2, 1 in turn, the traffic flow speed is large, the density is small, and the congestion dissipates the fastest. We can know that increasing the entry degree of the key nodes in the upstream of the airspace network, so that the traffic flow converges ahead of time,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oper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increases the traffic flow, and reduces the entry degree of the key nodes 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airspace network. It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traffic flow to dissipate quickly after reaching the congestion phase.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0415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1366)
【分类号】:V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原,隽志才,贾洪飞,朴基男;交通流突变分析的变点统计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4期
2 俞礼军,成耀荣;交通流统计分布密度函数优度拟合方法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王晓,隽志才,朴基男,贾洪飞;局部比较的变点统计理论及其在交通流突变研究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6期
4 李进平,张乐文;交通流的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6期
5 关伟;宏观交通流的定性建模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6 贺国光,王东山;仿真交通流混沌现象的传播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7 熊烈强,李杰;基于流体比拟的交通流宏观模型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吴清松,姜锐,李晓白,贾斌,胡茂彬;微观宏观方法相结合推进交通流理论新发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年03期
9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2期
10 李杰,熊烈强;交通流理论中几个概念的重新定义[J];交通与计算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鹏;戴世强;刘儒勋;;多等级交通流中的非线性波及其数值模拟[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2 戴世强;;交通流研究与技术科学思想[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3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5 陈建阳;孙立军;杨东援;;交通流及其复杂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于建玲;关积珍;刘静;李军;王贞君;;交通流的多重分形性质与交通拥堵关系的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邝华;张国新;;城市路网四向交通流的时空斑图动力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军;朱雪良;关积珍;;快速路交通流检测器干扰问题[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炳全;李宝强;马春林;童道琴;;高架道路交通流的控制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慧;于雷;耿彦斌;;国内外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比较与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高坤;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彭光含;交通流复杂耦合动态特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曹宝贵;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星毅;基于相似性的交通流分析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的分形理论与系统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李松;交通流混沌转化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田钧方;基于基本图和三相交通流理论的离散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李兴莉;交通流的随机因素分析和相变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庞明宝;交通流混沌智能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瑶;交通流压缩与粘滞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许得杰;考虑不同弯道条件的交通流建模及模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3 宋超超;基于交通流的车辆合乘匹配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剑;城市道路动态交通流仿真的研究与实践[D];厦门大学;2014年
5 王蕾;基于蚁群算法的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刘钊;船舶交通流特征统计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赵博涵;基于三相流理论的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的微观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涛;天津港主航道拓宽工程(营运期)交通流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宇;交通流仿真系统研究与软件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韦艳芳;交通流的数值模拟、相变特性分析及应用[D];广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7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80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