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不同SST模式在细长体绕流模拟中的应用比较

发布时间:2018-05-17 23:32

  本文选题:流体力学 + 湍流模型 ; 参考:《工程力学》2016年11期


【摘要】:分别运用SST(Shear-Stress Transport)k-ω、SST-DES、SST-SAS湍流模型对亚音速条件下细长旋成体大攻角绕流流场及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侧向力轴向演化、物面压力分布、涡粘度变化、计算网格适应性及对流场细节的捕捉等方面比较了3种湍流模式的计算结果。数值实验表明:在相同计算条件下,3种模式对细长体后部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SAS模型能捕捉到更多的小尺度涡及尾涡系的非定常特性;相同横截面处涡粘度处于同一量级且大小关系为SASDESSST;SAS模型模拟出的侧向力轴向演化极值更大且背涡非对称性有向尾部伸展的趋势;SAS模型与SST模型在对网格的适应性中表现较好。
[Abstract]:The flow field and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ound a slender spinning body at a large angle of attack under subsonic conditions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by using the SST(Shear-Stress transport k- 蠅 SST-DESN SST-SAS turbulence model. The axial evolution of lateral forces,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surface and the variation of vortex-viscosity are carried out.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of three turbulence models are compared in terms of grid adaptability and flow field detail captur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three models on the rear of slender body are quite different under the same calculation conditions. The SAS model can capture more unsteady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cale vortices and wake vortices. The vorticity viscosity at the same cross section is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gnitude and the magnitude is the trend that the axial evolution extremum of the lateral force is larger and the asymmetry of the back vortex extends towards the tail. The SAS model and the SST model show better adaptability to the mesh.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1202101)
【分类号】:V211;TJ0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雪湔,冯亚南,虞孝生,谢琦;细长体分离起始点的实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8年04期

2 李国辉,邓学蓥;细长体截面流态拓扑结构演化及其稳定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夏雪湔,虞孝生;细长体空间涡系的观测[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8年01期

4 蔡泽伟,刘应中,严乃长;近水面细长体的兴波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5 杨松林,王太舒;直水道中细长体附加质量的计算和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0年03期

6 叶瑞;李栋;夏明;;大迎角下俯仰振荡对细长体气动特性的影响[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6期

7 杨云军,崔尔杰,周伟江;细长体大迎角非对称涡流的数值研究[J];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杨云军,崔尔杰,周伟江;压缩性对细长体涡流非对称发展的影响[J];航空学报;2004年04期

9 李国辉,邓学蓥;细长体截面绕流中的一种临界状态[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年01期

10 王刚;梁新刚;;尖头细长体中小迎角流动结构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党国;孙岩;张征宇;马晓永;;细长体微作动结构气动力控制技术数值研究[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殷显峰;吕志咏;;细长体非对称流动的控制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杨云军;崔尔杰;周伟江;;压缩性对细长体涡流非对称发展的影响[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云军;崔尔杰;周伟江;;细长体大迎角非对称涡流数值模拟及形成机理的探讨[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刘仙名;符松;;三种k-ε模式在细长体背风面分离流模拟中的对比[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刚;梁新刚;;细长体绕流流态及其侧向力分布[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孙士丽;张成;;水下细长体结构“流-刚-弹耦合”特性及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8 柳阳;马东军;孙德军;;头部几何微扰对流动不对称性影响的数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分离流·涡运动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9 胡汉东;邓学蓥;杨其德;;细长体大攻角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分离流·涡运动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10 杨云军;周伟江;;细长体大迎角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立兵;细长体出水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03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903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