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进气道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高超声速 + 轴对称进气道 ; 参考:《战术导弹技术》2016年05期
【摘要】:论述了国内外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最新研究动态,概括阐述了轴对称进气道、二维进气道、三维侧压式进气道和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的典型特点与性能,重点展开分析了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的设计原理与种类,包括基于流线追踪的内乘波进气道、几何变截面过渡的进气道和气动变截面过渡的进气道,介绍了该类进气道的优缺点与应用前景,最后对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三维内收缩进气道是目前新型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与应用的热点,但其与机体一体化设计带来的内外流强耦合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recent research developments of hypersonic inlet are discussed .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axisymmetric inlet , two - dimensional air inlet , three - dimensional side - pressure air inlet and three - dimensional internal contraction air inlet are summarized .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the three - dimensional internal contraction air inlet are analyzed .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his kind of air inlet are analyzed . Finally ,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hypersonic air inlet is pointed out . Finally , it points out that the three - dimensional internal contraction air inlet is a hot spot i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hypersonic vehicle .
【作者单位】: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V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化成;梁德旺;;高超声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分析[J];推进技术;2006年05期
2 袁化成;梁德旺;;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能力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6年06期
3 陈兵;徐旭;蔡国飙;;用空间推进算法模拟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J];宇航学报;2006年06期
4 王乐明;李军;刘迎春;;某型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二维数值模拟[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4期
5 常军涛;鲍文;崔涛;于达仁;;抽吸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抗反压能力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3期
6 王翼;范晓樯;梁剑寒;刘卫东;王振国;;开启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性能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06期
7 张红英;程克明;伍贻兆;;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的数值模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8 王向转;詹浩;朱军;;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飞行力学;2009年04期
9 卫永斌;张X元;骆晓臣;;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部阻力特性分析与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李留刚;谭慧俊;孙姝;张悦;;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状态的信号特征及预警[J];航空学报;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军涛;胡清华;鲍文;于达仁;;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控制研究进展[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2 王金光;张X元;;前缘非对称钝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3 王磊;张X元;甘宁钢;杨顺凯;;高超声速进气道弹性可调压缩面概念研究[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刘红;岳连捷;陈立红;张新宇;;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影响因素研究[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王磊;张X元;甘宁钢;杨顺凯;;高超声速进气道弹性可调压缩面概念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赵一龙;范晓樯;王振国;;反压作用下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流场振荡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蔡佳;苏纬仪;张X元;;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加速起动过程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刘红;岳连捷;陈立红;张新宇;;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卢洪波;岳连捷;肖雅彬;张新宇;;高超声速进气道唇缘钝化流动的数值研究[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10 肖雅彬;岳连捷;陈立红;张新宇;;乘波前体下流量全捕获的矩形转圆形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悦;基于记忆合金的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动控制方法及验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王翼;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李祝飞;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特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高文智;鼻锥钝化轴对称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动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留刚;典型高超声速进气道的不起动特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周忠平;钝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贾地;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性能计算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王金光;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阻力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金亮;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李文静;大气扰动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航;基于双模态燃烧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吴杰;高超声速进气道动态特性数值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2年
9 何继宏;高超声速进气道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田方超;内转式高超声速进气道的不起动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0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10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