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U型通道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Abstract]:By using k- 蠅 SST (shear stress transport) turbulence model,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rotating U-shaped channels at different inlet Reynolds numbers (10 000 ~ 60 000) and high rotation numbers (0 ~ 2. 013)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r the inlet Reynolds number is, the larger the Nusselle number is in the static and rotating states. Compared with the stationary state in the same working condition, rot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heat transfer intensity of the radial outflow straight channel, but the heat transfer intensity of the radial inward flow straight channel was not obvious. The effect of rotation number on the heat transfer of U-channel is mainly by changing the magnitude of Coriolis force and floating lif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riolis force, the heat transfer at the rear edge of the radial outflow straight channel is enhanced, but the heat transfer on the front edge is weakened. Floating lift induces flow separation near the wall, which makes the heat transfer intensity decrease first and the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otation number. The calculated law of critical rotation numbe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is, the product of the dimensionless distance parameter and the critical rotation number is a definite value.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V2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向阳;成文俊;赵永杰;杨琳梅;;高温高速气体射流冲击倾斜平板的换热特性研究[J];机电设备;2011年04期
2 杨震;赵振兴;郭琴琴;刘宏;曹子栋;;煤粉加压气化炉对流段换热特性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3 葛梦然;闫柯;高军;葛培琪;;空间锥形螺旋弹性管束换热特性数值分析[J];石油机械;2011年11期
4 李叶;刘圣春;饶志明;杨旭凯;;冰浆储存与融化及流动换热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J];低温与超导;2012年11期
5 韩雅慧;;气体压力对气流冲击平板换热特性的影响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24期
6 刘东;蒋斌;陈飞;;微方肋冷却系统的换热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2期
7 常海萍,,黄太平,陈万兵;涡轮叶片与轮盘间枞树型榫头间隙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试验研究[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1995年01期
8 杜东兴,李志信,过增元,岳敏;微细光滑管内可压缩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9 庄正宁,唐桂华,朱长新;不凝气体存在时水平管束冷凝换热特性的试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10 翁锦萍,魏琪,吴志刚;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J];节能技术;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志锐;刘松龄;张玉金;许都纯;游绍坤;杨林;;涡轮叶栅端壁区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试验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李汶蔚;孙立成;李勇;;竖直管内蒸汽冷凝强化换热特性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3 徐绍琨;陈宝明;汲水;;小尺度流道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圆圆;姬长发;毋震;;酒窝板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西部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翔超;丁国良;胡海涛;高屹峰;;R410A—油混合物在5mm光管内冷凝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家琛;巨永林;;低温绝热管内液氮两相流动换热特性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宗卫;朱惠人;赵曙;郭涛;;射流、旋流、出流共同作用下矩形通道换热特性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宁静红;刘圣春;彭苗;李惠宇;;R290管内凝结换热特性与凝结机制分析[A];第十届海峡两岸冷冻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雷菲宁;徐小炜;苏亚欣;;结构参数对内置式PV-Trombe墙内换热特性影响[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侯亚丽;汪建文;;微管道内壁面平均温度的实验测量[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双;数据中心用泵驱动两相冷却回路换热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郭聪;被动式冷却系统中的流动冷凝及其对系统换热特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路广遥;管束通道内单相及两相沸腾换热特性及流动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庄兆意;直接式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的防堵技术及换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杜东兴;可压缩性及粗糙度对微细管内流动及换热特性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0年
6 熊钧;HCFC123高温工况下水平管外冷凝换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东;高热流密度微结构散热器换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陈华军;旋转曲线管道内流动结构与换热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孙多斌;供暖空调管网流体输配与换热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赵曙;旋转状态下回转通道内部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俊雄;流场涡旋核心分布对双工质冷却带肋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2 何院;旋转条件下典型形状孔结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梁逸敏;真空锅炉管束冷凝换热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史学捷;对转涡轮盘腔内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5 徐世杰;大气压强对舱内空气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赵明明;热泵冷热源污水的换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缪国君;狭小受限曲面空间内冲击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祁成武;多孔扁管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孙启超;层板结构内部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阎畅;带出流及横流通道内斜冲击换热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25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