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某结冰风洞喷雾系统循环法酸洗钝化

发布时间:2018-10-12 15:27
【摘要】:为提高某结冰风洞喷雾系统使用寿命,避免雾化喷嘴在使用中发生孔径改变或堵塞,交付风洞安装前需对喷雾系统整体进行酸洗钝化。根据系统结构特性分析和耐酸性试验结果,酸洗钝化常用的浸渍法、膏剂法、喷淋法等无法用于该系统,而循环法也不适于这种末端开放式系统。经分析验证,以PU管、乳胶管替代喷雾系统中结构精密和不耐酸蚀的器件管件,用PU管、乳胶管、酸液集液管、酸液收集罐和低压耐腐蚀泵将喷雾系统组成可使酸液循环的封闭式系统。室温条件下,以硝酸、氢氟酸和Lan-826配伍为酸洗液,体积分数40%硝酸为钝化液,用循环法对系统进行了酸洗钝化,得到了合格的钝化膜。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an icy wind tunnel spray system and avoid the aperture change or blockage of the atomizing nozzle in use, the whole spray system should be pickled and passivated before being installed in the wind tunnel.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nd the results of acid resistance test, the common methods of acid pickling and passivation, such as impregnation, paste and spray, can not be used in the system, and the cycle method is not suitable for this kind of open end system. After analysis, it was proved that the PU tube and latex tube were used to replace the precise and non-acid corrosion resistant device fittings in the spray system, and the PU tube, latex tube and acid liquid collecting tube were used. Acid collecting tanks and low-pressure corrosion-resistant pumps form a closed system for acid circul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acid washing solution was composed of nitric acid, hydrofluoric acid and Lan-826, and 40% nitric acid was used as passivation solution. The system was passivated by acid washing by cyclic method, and a qualified passivation film was obtained.
【作者单位】: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V211.74;V25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洁川;于涛;;飞机结冰风洞试验模拟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7年01期

2 战培国;;结冰风洞研究综述[J];实验流体力学;2007年03期

3 易贤;朱国林;桂业伟;;结冰风洞高度模拟能力评估[J];科技导报;2009年09期

4 ;中国研发结冰风洞为试验运八平衡木等大型机[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0年03期

5 肖春华;桂业伟;杜雁霞;李军;;电热除冰传热特性的结冰风洞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4期

6 易贤;马洪林;王开春;朱国林;;结冰风洞液滴运动及传质传热特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S2期

7 马辉;孟繁鑫;张大林;;结冰风洞内气象参数标定方法研究[J];测控技术;2013年05期

8 余;美国新的结冰风洞[J];国际航空;1998年04期

9 赵克良;陆志良;丁力;谭广琨;冯丽娟;郭同庆;;用于结冰风洞试验的混合翼设计[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冯立静;张国友;许国山;李磊;;某结冰风洞有限元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明;陈洪;李军;;0.3米×0.2米结冰风洞建设与试验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政崇;彭强;肖斌;周平;符澄;;3m×2m结冰风洞设计总体初步方案[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强;;运12F飞机结冰风洞试验的参数模拟[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黄坤 曾强;我国已具备建造结冰风洞的能力[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黄坤邋曾强 记者 于莘明;我具备建造世界一流结冰风洞能力[N];科技日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唐振宇 记者 赵波;我国首座多功能结冰风洞开工建设[N];解放军报;2010年

4 黄坤 胡泊;结冰风洞与飞机防护新技术[N];解放军报;2005年

5 李跃邋苑素明 本报记者 于莘明;“中国风洞”设计品牌这样诞生[N];科技日报;2008年

6 高群 王洪伟;运12F结冰风洞试验圆满完成[N];中国航空报;2012年

7 吴庆梅 高群 记者 吴天飞;哈飞Y12F完成首次结冰风洞试验[N];哈尔滨日报;2012年

8 实习生 潘艳华 本报记者 李丽云;创新“魔棒”点活全局[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站伟;结冰风洞云雾参数变化规律初探[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9年

2 张雪苹;飞机结冰适航审定与冰风洞试验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刘森云;结冰风洞拐角导流片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王梓旭;关于飞机结冰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与结冰相似准则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8年

5 陈金瓶;二维圆柱结冰的冰风洞试验研究及水滴撞击特性计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6 许一飞;过冷大水滴结冰探测器数值仿真设计与实验[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6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26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