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环境下结构固有振动特性试验及分析
[Abstract]: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mode shape of hypersonic vehicle in aerodynamic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so the flutter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sonic vehicle will also be changed. In this paper, the thermal mode test method and test device of aircraft wing surfac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r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the titanium alloy wing box test piece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in view of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ng surface of a hypersonic vehicle. The thermal mode of wing surface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was tested. Several heating methods, such as single-side heating, double-side heating, temperature gradient distribution heating and time-varying heating, we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ris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This test method has high engineering practical value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thermal modal test of aircraft wing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test piece is established, the thermal mod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of test and analysi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分类号】:V215.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lyde V.Stahle;晓阳;;模态试验的方法与应用[J];国外导弹技术;1985年05期
2 杨炳渊;模态试验及其设备[J];上海航天;1986年01期
3 ;《模态试验:理论和实践》将从2期起分五期刊出[J];振动.测试与诊断;1986年01期
4 D. J. EWINS;潘斐霞;;模态试验:理论和实践(连载1)[J];振动.测试与诊断;1986年03期
5 吴国视;;用模态试验结果修改力学模型初探[J];实验力学;1988年02期
6 D.J.EWINS;包益民;;模态试验:理论和实践(连载6)[J];振动.测试与诊断;1988年01期
7 余岭;;汽车模态试验中的附加量影响[J];二汽科技;1991年04期
8 李熙山;康健;郑延鸿;沈乃生;;汽车模态试验探讨[J];国外汽车;1993年06期
9 顾培英,王五平;大圆筒码头模态试验和动力修改技术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王建民;根据导弹模态试验结果诊断其结构缺陷的方法[J];强度与环境;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咬齐;李宁;岳志勇;;卫星整星模态试验及试验数据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黄锦涛;李威;;粘弹性阻尼夹层板模态试验及数值仿真[A];第十二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国维;张严;;小型水下航行器模态试验与分析技术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郑万泔;韩晓林;邓昌;;基于环境激励的桥梁模态试验[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5 周为华;;离心场下悬臂梁模态试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6 徐有刚;杜强;周帮友;王玉军;;再论附加质量对结构模态试验分析频率的影响[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刘进明;应怀樵;谭祥军;陈辉;;振动和声的互易性原理在结构模态试验中的应用[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8 胡宁;王翔;姚振汉;王波;吴智深;;利用模态试验数据进行结构损伤评估[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9 韩西;钟厉;王志坚;;利用模态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拱结构进行损伤识别[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魏少东;何小斌;;自由梁的位移、应变和声模态分析[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飞;模态试验系统开工建设[N];中国航天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基于CRH2G高速列车车体振动特性与运行模态试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郭家骅;多点相位协调及纯模态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况志强;基于模态试验及模型修正技术的龙洗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崔嵩;基于激光非接触测量的热模态试验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王水焕;五征三轮汽车模态试验与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牛天兰;铁路客车车体“虚拟模态试验”技术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7 孟霞;复合材料板架结构纯模态试验及有限元模型修正[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王海洋;基于模态试验方法的连拱抗震评估[D];长安大学;2004年
9 郑德清;机车车辆多点激励模态试验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红雷;基于动态特性的结构损伤诊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31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