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的塔台管制员注视转移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12:12
【摘要】:为研究塔台管制员在不同工作负荷下注视转移模式的差异,构建了模拟塔台管制的眼动试验平台,根据航班流量密度设计简单和困难2组试验。利用NASA-TLX量表评价被试者在2组试验中的工作负荷,应用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discrete time Markov chain,DTMC)计算被试者在兴趣区间的注视一步转移概率,利用SPSS软件分析2组试验中被试在各兴趣区组的注视一步转移概率差异性。结果发现:被试者的工作负荷随航班流量密度增大而增大。航班流量密度增大后,被试者在场面监视雷达区内的注视转移显著增加,由场面监视雷达区向空域监视雷达区和指令栏区的注视转移显著减少,在进程单区内的注视转移显著增加。管制员的注意力更容易向能获取更多信息的区域发生转移。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gaze transfer modes of tower controllers under different workloads, an eye movement test platform wa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ower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flight flow density, two groups of simple and difficult tests were designed. NASA-TLX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workload of the subjects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discrete time Markov chain (discrete time Markov chain,DTMC)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fixation one-step transition probability of the subjects in the region of interest. SPSS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one step fixation transition prob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orkload of the subject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light traffic density. With the increase of flight traffic density, the fixation transfer in the scene surveillance radar ar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gaze shift from the scene surveillance radar area to the airspace surveillance radar area and the command bar are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ixation transf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ingle zone of the process. Controllers are more likely to shift their attention to areas where mor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作者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学院;
【基金】:中国民航局安全能力专项资金资助项目(TMSA1434/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22014B007)
【分类号】:V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文;;特情处置及复杂天气情况下管制员的参与作用[J];空中交通管理;2001年01期

2 闫克斌;从通话用语的不标准看管制员的选拔与培养[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霍志勤;;管制员的心理预设[J];空中交通管理;2003年06期

4 曹勇;周伟;侯卫东;;论见习管制员的培训[J];江苏航空;2004年01期

5 项恒,项成芳,赵嶷飞;两种空管自动化系统中管制员可靠性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陈加建;张小臣;;南京空管中心管制员特情英语培训班开班[J];空中交通管理;2005年05期

7 李凡;;论如何提高管制员特情处置能力[J];空中交通管理;2005年06期

8 蔡文雄;;管制员应该学会说“不”[J];空中交通管理;2005年06期

9 张平;;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提高管制员培训质量[J];空中交通管理;2006年01期

10 刘晓东;张莲弟;;运行中心正式启用管制员电子交接班系统[J];空中交通管理;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海燕;罗晓利;;基于人因工程学的管制员“错、忘、漏”雷达模拟机训练研究[A];2013年中国通用航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徐肖豪;李国龙;高伟;;管制员工作负荷与扇区容量评估[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王学龙;冯兴涛;;浅谈管制班组资源管理[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南空管分局 傅永强;见习管制员培养基础第一,速度第二[N];中国民航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芳芳;女子“胜”男有多“难”?[N];中国民航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芳芳;管制员的压力究竟有多大?[N];中国民航报;2012年

4 李芳芳;管制员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N];中国民航报;2012年

5 华北空管局北京区域管制中心 杨博;提高管制员心理素质 确保管制指挥安全[N];中国民航报;2013年

6 任东辉 民航河南空管分局;打造一流班组 提高管制员队伍素质[N];中国民航报;2014年

7 浦江潮;怕塔台管制员“掉链子”,,更怕“捂盖子”[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8 记者 杨群峰 通讯员 杨明;管制员脑筋动一动 航班耗油量减一减[N];中国民航报;2005年

9 民航青岛空管站 黄久龙;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管制员不良心理[N];中国民航报;2008年

10 通讯员刘开宇;贵州空管分局气象台培训塔台管制员[N];中国气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征;空域容量评估与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臻;管制员心理健康测评及EAP在线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高俊超;民航管制员安全行为模式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3 吴锋广;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综合评价量化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4 杨舒羽;多扇区耦合运行容量评估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武晓光;进场航空器动态优化排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陈飞飞;基于复杂性的扇区繁忙等级划分与识别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7 李培;面向进近管制员认知过程的建模与风险分析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8 王健新;应急情境下管制员安全行为能力的实验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9 张颖;界面信息编码方式与管制员工作记忆时间关系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10 高兴;面向动态容量的区域管制扇区分类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22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322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