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压缩拐角湍流计算的收敛性分析
[Abstract]:An implicit tight coupling method based on 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 turbulenc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hypersonic compressional corner flow. The effects of seven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ce scheme, limiter and turbulence time step, on the 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of turbulent calculation process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scheme and limiter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vergence, the difference scheme and limiter with greater dissipation have better convergence, and the increase of turbulent time step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convergence. Decreasing the minimum limit value of turbulence variable is beneficial to the convergence of turbulence equ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Courant-Friedrichs-Lewy (CFL) number and the number of implicit internal iterations can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significantly, but there is an optimal value, but the acceleration effect is not obvious when the optimal value exceeds the optimal valu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340201)
【分类号】:V2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冰;谭峰;段广仁;;高超声速跳跃式飞行器的鲁棒控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2 樊菁;;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效应判据[J];力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张冬青;叶蕾;李文杰;;2009年国外高超声速技术发展概述[J];飞航导弹;2010年09期
4 杨鹏飞;方洋旺;黄春蓉;柴栋;;高超声速楔形模型飞行流场数值模拟[J];飞行力学;2013年02期
5 丛敏;国外高超声速计划一瞥[J];飞航导弹;2003年03期
6 吴松,王世芬;蜡纸存贮法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舵—锥干扰流场显示中的应用[J];实验流体力学;2005年03期
7 乐贵高;马大为;李自勇;;椭圆锥乘波体高超声速流场数值计算[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刘佳;关世义;;高超声速发动机-机身一体化技术述评[J];飞航导弹;2007年04期
9 李文杰;叶蕾;;迈阿密大学获得高超声速研发资金[J];飞航导弹;2010年03期
10 周勇为;易仕和;;高超声速静风洞特点和发展概述[J];实验力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志共;;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对地面试验的要求和现状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叶友达;王振亚;卢笙;张涵信;张来平;;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数值模拟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计算流体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朱辉玉;杨弼杰;孙泉华;樊菁;;飞行高度对高超声速模型飞行器气动性能影响的计算分析[A];第四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11年
4 姜宗林;韩桂来;俞鸿儒;;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研究的进展、问题与思考[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伟雄;白菡尘;;高超声速研究对地面设备能力的需求[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6 王军旗;李素循;孙茂;;高超声速层流干扰流场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周勇为;易仕和;陈植;陆小革;葛勇;朱杨柱;;高超声速静风洞设计和调试[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樊菁;;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效应判据[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9 刘建霞;侯中喜;陈小庆;丁国昊;;高超声速跳跃飞行器受热的非稳态效应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张新宇;陈立红;;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的发展前景[A];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彦;研究高超声速技术[N];中国航天报;2002年
2 温坤;欧美高超声速运输机研究进展[N];中国航空报;2011年
3 空军装备研究院 王治 牛文博 马光军;高超声速试验缘何屡遭失败[N];科技日报;2012年
4 黄志澄;高超声速技术方兴未艾[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谢文娇;美国防部发射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N];中国航空报;2010年
6 晓丽;美国研制新型高超声速无人机武器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3年
7 洪安 于杰 记者 于莘明;我国第一座高超声速数值风洞建成[N];科技日报;2007年
8 ;高超声速技术 引领航天运载器的革命[N];科技日报;2002年
9 黄志澄;挑战飞行极速[N];中国航天报;2004年
10 李俊 杨水锋 陈文兵;高超声速利剑[N];中国航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钧;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乘波布局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潘勇;高超声速流场磁场干扰效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范培蕾;多目标优化方法及其在高超声速试飞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海燕;高超声速高温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5 陈小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机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力;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估算与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晓宇;高超声速乘波构形初步设计与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陈金球;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弹道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卢晓杨;高超声速流场与结构温度场耦合计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谢志义;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优化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江志国;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雷达散射及操稳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常中东;高超声速滑翔式飞行器气动性能分析与评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陈法龙;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弹道快速规划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刘建霞;高超声速滑翔式飞行器气动热建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张伟;高超声速流场微观瞬态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9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40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