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时滞加速度反馈下风洞测力试验模型的振动主动控制

发布时间:2020-03-04 05:12
【摘要】:风洞测力模型通常采用尾部支撑的方式固定于支撑系统上,在吹风实验过程中极易与气流脉动压力产生低频耦合共振。由此引起的大幅位移振动会降低测力实验的数据精度,严重时会导致结构疲劳失效以至破坏。采用常规主动控制方法实现振动抑制的过程中,信号处理或数据传输导致的时滞现象容易引起系统稳定性问题。因此,根据模型低频振动的特点,同时考虑信号采集、传输及数据处理等过程引入的系统时滞,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研究是有必要的。以风洞测力模型为受控对象,设计时滞加速度反馈控制器实现对受控模型的振动抑制。首先通过试验方法对风动测力模型进行辨识处理,得到试验结构的受迫振动数学模型;考虑信号处理过程中由滤波器群时延引入的时滞,应用积分变换将时滞系统转换为等效的无时滞系统;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外激励,分别设计了状态导数极点配置状态估计方法和基于加速度反馈的卡尔曼状态估计方法,并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和广义Moore-Penrose理论设计控制器;并通过数值仿真分别验证两种控制器的减振效果,最后通过风洞测力模型的主动控制试验验证了两种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实际控制效果,并对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21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卫;杨国伟;张桂江;郑冠男;;某全机跨声速颤振模型颤振特性仿真与试验验证[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4年03期

2 谢文博;付明玉;丁福光;张健;;带有输入时滞的动力定位船鲁棒滑模控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3 袁国平;史小平;李隆;;航天器姿态机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及主动振动抑制[J];振动与冲击;2013年12期

4 刘经南;曾文宪;徐培亮;;整体最小二乘估计的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年05期

5 邵敏强;陈卫东;陈前;;基于输入估计方法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03期

6 蔡国平;陈龙祥;;时滞反馈控制的若干问题[J];力学进展;2013年01期

7 邵敏强;陈卫东;;输出时滞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J];振动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8 蔡力钢;马仕明;赵永胜;刘志峰;杨文通;;多约束状态下重载机械式主轴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9 战培国;赵昕;;风洞试验模型技术新发展[J];航空科学技术;2011年05期

10 段丽玮;汤忠梁;吴志华;;飞行器垂直尾翼H_∞鲁棒振动主动控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永;蔡国平;;基于特征实现算法的参数辨识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晋;复杂离散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滤波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邵敏强;复杂激励环境下分布式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徐佳鹤;基于UKF的滤波算法设计分析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4 李嘉全;浮筏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佘重禧;跨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模型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张会先;自适应滤波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广;基于模糊PID复合控制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4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584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