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流场拓扑的复杂外形飞行器热环境预测平台研究与实现
【图文】:
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高超声速技术广泛应用于高超巡航导弹、空天飞机、航天运载器等复杂外形,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安全以及科技进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包括战略打击武器和太空运载器。美国空军在 2013 年启动“高速打击武器”(HSSW)项目,,目的是在已有的 X-51A、HTV-2 项目上进一步提高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助推技术[1]。同年 9 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首次公布 XS-1 实验性空天飞机项目,如图 1-1 所示,目的是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高超声速运载飞行器,目标是在 10 天内成功往返 10 次,并在 2018 年完成了热试车点火实验[2]。俄罗斯在 2017 年上半年完成 3M22 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试射,如图 1-2 所示,试射中速度达到了 Ma8,导弹的目标飞行速度达 Ma9,射程达1000km,在 2018 年底完成最近一次实验,速度再次达到 Ma8[3]。俄罗斯在 2017 年 1月首次披露 GZUR 高超声速制导导弹项目,飞行速度可达 Ma6,射程可达 1500km。法国在 2019 年 1 月宣布,将在 2021 进行 V-max 实验性机动飞行器飞行试验。日本在2019 财年预算中进一步加大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技术的经费支持,计划在 2026 年与 2028 年完成圆锥体和扁平体两代导弹的研发,射程达 300-500km[2]1。2018 年 8 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完成国内首个乘波体“星空-2”的飞行实验,飞行速度达Ma6,飞行高度为 30km。
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高超声速技术广泛应用于高超巡航导弹、空天飞机、航天运载器等复杂外形,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安全以及科技进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包括战略打击武器和太空运载器。美国空军在 2013 年启动“高速打击武器”(HSSW)项目,目的是在已有的 X-51A、HTV-2 项目上进一步提高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助推技术[1]。同年 9 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首次公布 XS-1 实验性空天飞机项目,如图 1-1 所示,目的是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高超声速运载飞行器,目标是在 10 天内成功往返 10 次,并在 2018 年完成了热试车点火实验[2]。俄罗斯在 2017 年上半年完成 3M22 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试射,如图 1-2 所示,试射中速度达到了 Ma8,导弹的目标飞行速度达 Ma9,射程达1000km,在 2018 年底完成最近一次实验,速度再次达到 Ma8[3]。俄罗斯在 2017 年 1月首次披露 GZUR 高超声速制导导弹项目,飞行速度可达 Ma6,射程可达 1500km。法国在 2019 年 1 月宣布,将在 2021 进行 V-max 实验性机动飞行器飞行试验。日本在2019 财年预算中进一步加大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技术的经费支持,计划在 2026 年与 2028 年完成圆锥体和扁平体两代导弹的研发,射程达 300-500km[2]1。2018 年 8 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完成国内首个乘波体“星空-2”的飞行实验,飞行速度达Ma6,飞行高度为 30km。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11.52;V211;V4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澄;;航天飞机的气动问题[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7年02期
2 庄逢甘,赵梦熊;航天飞机的气动热——航天飞机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之四[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88年03期
3 粟斯尧;石义雷;柳森;彭治雨;黎作武;;有限催化对返回舱气动热环境影响[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8年05期
4 张璇;李宪开;王泽宇;;尖楔气动热数值仿真计算研究[J];飞机设计;2018年05期
5 盛柏林;李琼;伍恒;张勇;;某型涡桨发动机气动热力仿真计算[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6 娄文忠;刘爱丽;秦跃;;超音速火箭弹激光引信气动热特性仿真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4期
7 曾学军;彭治雨;石义雷;张扣立;;复杂外形跨大气层飞行器模型气动热试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7年04期
8 韩民;薛耀辉;李建生;;导弹气动热防护材料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3期
9 朱广生;聂春生;曹占伟;袁野;;气动热环境试验及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实验流体力学;2019年02期
10 张友华;陈智铭;陈连忠;陈海群;谢旭;;保形烧蚀材料及相关气动热试验[J];宇航材料工艺;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海锋;夏新林;陈学;;气动热作用下高速飞行器红外热像模拟计算及试验验证[A];第七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纪锋;沙心国;毕志献;;平板-锥组合外形气动热数据关联性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李海燕;李志辉;罗万清;;考虑振动非平衡与滑移效应的气动热数值解[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杨恺;高效伟;;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工程算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粟斯尧;石义雷;肖雨;柳森;;高温气体模型对气动热环境预测影响[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范冰;王志瑾;单先阳;;高超声速气动热与结构传热的并行耦合分析[A];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杨肖峰;唐伟;桂业伟;肖光明;杜雁霞;;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气动热和结构传热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赵文苑;吴颂平;;大宽钝比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数值工程混合算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9 吴大方;晏震乾;高镇同;杨嘉陵;梁伟;麦汗超;;高速飞行器瞬态气动热实验模拟系统及在航天航空工程中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10 万田;樊菁;;壁面催化效应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影响评估[A];第八届全国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高贺;我国航天气动热环境模拟能力步入世界前列[N];中国航天报;2015年
2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成立十周年[N];中国航天报;2014年
3 ;面向未来 立足打赢[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雨o
本文编号:2598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59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