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密封动力特性分析与新型密封抑振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00:31
【摘要】:密封是透平机械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减小工作介质的泄漏量以降低透平机械的能耗。但随着透平机械不断向高参数方向发展,使得由密封引起的气流激振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开展密封动力特性与新型密封抑制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理论、数值、实验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理论方面,研究了流体动压效应引起密封气流激振的机理,从降低流体动压效应角度提出了新型负错位密封与浮动收敛袋型密封,分析了新型密封的抑振机理;数值方面,分析了密封动力特性数值方法之间的差异与适用范围,建立了新型密封的动力特性求解模型;实验方面,设计搭建了密封-转子系统稳定性实验台与浮动密封自同心性能实验台。研究结果表明:CFD瞬态单频法和多频法可计算分析密封在不同转子涡动频率下的动力特性,更符合实际工况。相较于传统圆形密封,新型负错位密封内形成了两个发散气楔,无法形成流体动压效应,从而降低了气流的周向压差与切向气流力,降低了交叉刚度,进而提高了有效阻尼与对数衰减率,有效地提高了转子系统的稳定性。相较于传统迷宫密封,新型收敛袋型密封提高了浮动同心力与有效刚度,从而提高了密封的自同心性能;在相同进口压力或初始偏心量下,新型收敛袋型密封实验件的自适应同心响应均优于传统迷宫密封实验件;用新型收敛袋型密封代替传统迷宫密封作为浮动密封环,可有效提高浮动式自同心密封的自适应同心性能,从而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图文】:

网格图,网格,径向气流,涡动角


图 3.6 密封网格方法法需拟合转子涡动角速度与密涡动角速度分别在 0rad/s、29速度下密封的径向气流力与切 0.1%,密封的径向气流力与切时计算已经收敛。向气流力和切向气流力与涡动角心圆涡动时,密封的径向气流力线性拟合方程式(3.6)获得密封动-1-0.50x 106N/m)

安装方式,气缸,电流信号,密封实验


图 4.15 气缸与负错位密封安装方式2.443650.24单位:mm0.3转子密封φ180图 4.16 密封实验件尺寸承激振器的电流信号如图 4.17 所示,,电流信号为:00cossinxyI aA tI aA t Ix、Iy为 x、y 方向的电流;A0为电流幅值;a、b 为调节 x、y 方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玉玲;张建周;;大跨度拱型结构的动力特性[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2 俞培基,秦蔚琴;压实“干”粉煤灰的动力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88年05期

3 吴波 ,陈祥宝;应用曲厚壳元分析弯板拱的动力特性及其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4 吴章珠,黎元亨,周文涛;深圳金融中心大厦的动力特性[J];华南地震;1988年04期

5 佘锟;紊流对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J];应用力学学报;1988年04期

6 祝龙根;吴晓峰;;低幅应变条件下砂土动力特性的研究[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88年01期

7 苏钢;付汝楫;贾武同;李淮凌;;用锤击激振法测定滑动轴承油膜动力特性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1988年01期

8 王璋保;刘燕春;徐建石;;MLP型煤粉两焰烧咀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蒋晓飞;张直明;;粘弹性轴瓦对滑动轴承动力特性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1988年06期

10 钱管良,顾松年,姜节胜;含裂纹梁的动力特性[J];航空学报;198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福;陈春磊;计静;刘迎春;;水中悬浮隧道动力特性的仿真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2 臧克江;黄延涛;;液压缸内泄前后动力特性对比分析[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2002年

3 周恩全;陈国兴;王炳辉;;饱和砂砾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方鄂华;高赞明;谭晓明;;粘弹性材料动力特性的试验与模拟[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5 于德介;周先雁;朱之基;;一种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修改逆问题求解方法[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6 徐自力;张明书;景敏卿;王铁军;虞烈;;某F级重型燃气轮机盘式拉杆转子动力特性的测试及评估[A];第9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0论文集[C];2010年

7 张栋;季文刚;;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8 扶长生;;接触界面的动力特性及其对结构物动响应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9 赵广鹏;祁召成;赵茂海;;钢-混凝土高架基座平台动力特性及其研究[A];2015年全国智慧城市与智慧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0 杜阳阳;纪金豹;倪志伟;;人体动力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克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N];中国文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云龙;先进土工实验技术研发与砾性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孙平义;异形连续梁桥动力特性计算及损伤识别方法[D];吉林大学;2014年

3 孟s

本文编号:2600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00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