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上海两场航班时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1:36
【摘要】: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航空运输量持续有力增长。以京、沪、穗、蓉等为代表的航空运输量较高的城市现有机场大多趋于饱和,往往已有或计划建设二机场,形成一市多场的格局。同一终端区内相邻机场间的依赖性和制约性较强,多个机场高度共享的空域、航段及特定航路点等资源成为空域系统的运行瓶颈,容易出现该区域总体容量提升受限的问题。因此,实施科学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手段以解决城市多机场运行的矛盾刻不容缓。航班时刻是治理航班延误、进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最为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以目前我国唯一的多机场城市——上海为例探究其航班时刻优化方法,选题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以上海终端区为研究重点,首先阐述了国内外航班时刻优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我国航班时刻分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以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为例,基于历史数据,研究了上海两场间航班运行的耦合性及上海终端区扇区交通运行特征,分析了两场航班时刻编排中的不合理性。接着围绕实际运行需求,以终端区走廊口为关注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路走向的航班时刻优化方法,并设计匈牙利算法求解。该方法同时兼顾计划调整成本和实际运行成本,可有效降低航班整体延误、减少超容量运行情况,并通过关键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出了调整时刻范围、机场容量设置与延误的相关规律。最后考虑恶劣天气等极端情况对机场实际容量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地确定协调机场的公布容量,引入场景概念对航班时刻鲁棒性优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利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优化方法可以较好的抵抗不确定性容量带来的干扰。
【图文】:

恶劣天气,实际容量,航班时刻,时隙分配


上海两场航班时刻优化研究化算法求解,反正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提高了分配出了在 GHP 的情况下,航空公司之间可进行时隙交勇等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地面等待时隙分配中,采用分的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进行了研究[38]。2015 年王湛、协同时隙分配问题[39]。来看,我国航班时刻优化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缺点和不着重考虑同终端区机场或邻近机场的竞争关系,增加度;充分考虑各航空公司之间的公平性,尤其是新进入航表抗干扰能力较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易受气象、流

关系图,延误时间,机场,容量


下图为机场公布容量与平均延误时间关系图。图 2.1 机场公布容量与平均延误时间关系图2.1.5 航班过站时间航班过站时间指从航空器滑行至停机位开启机门至航空器准备工作就绪关机门之间的时间,也称为中转航班衔接时间。根据 2015 年民航局修订的《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对我国繁忙机场机型最少过站时间的要求如表 2.2 所示。表 2.2 各型航空器最少过站时间规定最少过站时间 代表机型 座位数40 分钟 CRJ200、EMB145、ATR72 60 座以下55 分钟 CRJ700、E190、A319、B737(700 型以下)等 61-150 座65 分钟 B737(700 型及以上)、B757-200、A310、A320、A321 等 151-250 座75 分钟 B747、B777、A300、A330、A340、MD11 等 251-500 座120 分钟 A380 500 座以上2.1.6 机场走廊口走廊口是进离场航空器进入或离开终端区的一个重要移交点,,也是终端区内进离场程序与终端区外高空航路的连接点。按照规定,地理方位上不同方向的城市进出同一机场会走不同的走廊口,走廊口排班的不合理会导致航班延误或容量闲置等问题。2.2 多机场终端区简介2.2.1 定义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相关规定,终端区是指设在一个或者几个主要机场附近的空中交通服务航路汇合处的管制区[40]。终端管制区是在机场附近进离场航线比较复杂、飞行比较繁忙、机场密集度比较高的情况下,特别设立的一类管制空域,其目的是同时为2 个或者 2 个以上机场的进场和离场飞行提供安全、高效、统一的进近管制服务[41]。多机场终端区相较单机场终端区,在空域大小上有了明显的区别,即从原先的机场圆心 50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浅议国内外航班时刻的法律属性[J];法制博览;2018年27期

2 曾奇;;基于补偿机制的航班时刻优化模型[J];江苏航空;2017年02期

3 邹腾飞;;浅析我国行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华东地区机场航班时刻审批现状为例[J];科技视界;2017年19期

4 ;民航局关于印发《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年19期

5 武丁杰;孙宏;;航班时刻资源的优化与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2013年06期

6 李国政;;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的机制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的视角[J];管理学刊;2012年03期

7 鱼海洋;张越;胡晓江;肖练军;张旭婧;;机场航班时刻容量评估的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10年09期

8 刘光才;庄文武;李章萍;;美国航班时刻抽签分配机制研究及启示[J];交通企业管理;2008年06期

9 金永利;刘光才;庄文武;;我国航班时刻管理机制及其改革方案研究[J];中国民用航空;2008年10期

10 王小艳;航班时刻规则——欧盟国家时刻管理政策的演变[J];中国民用航空;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伟国;;对我国航班时刻管理改革模式的探讨[A];上海空港(第21辑)[C];2015年

2 王伟;王成金;;枢纽机场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的时空网络模式——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龚梦泽;“价值连城”航班时刻面临再分配 专家称或将显著提高航班准点率[N];证券日报;2018年

2 记者 张丰蘩;《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开始实施[N];中国民航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潇雨;新规出台变透明 航班时刻分配引关注[N];华夏时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彭苏平;稀缺航班时刻迎再分配 基地航司“主场”优势几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

5 首席记者 田华英 通讯员 杨成龙;民航代表共商航班时刻[N];克拉玛依日报;2018年

6 陈晓宁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秘书长;探究我国民航航班时刻管理模式改革若干问题[N];中国民航报;2017年

7 记者 吴丹;民航局将对航班时刻安排把控总量调整结构[N];中国民航报;2017年

8 记者 吴丹;民航局启动航班时刻资源市场配置改革试点工作[N];中国民航报;2015年

9 朱清建;航班时刻改革应考虑乘客满意度[N];中国质量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陈恒;“航班时刻拍卖”三问[N];光明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涛;航班起降时刻资源配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裔田园;上海两场航班时刻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王佳璇;航路航线调整下的京津机场航班时刻设计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年

3 候亚伟;国内大型机场航班时刻仿真与优化[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8年

4 姚飞;基于CRRA的流量分配及航班时刻优化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5 田猛;面向运行的规划机场航班时刻表制定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6 曾奇;区域先期航班时刻协同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史丽媛;基于复杂网络的航班时刻资源效能分析[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8 禹江;民航机场航班时刻分配过程博弈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9 周丹;行政许可法视野下我国航班时刻分配制度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10 任燕;基于市场交易的航班时刻价值评估[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2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02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