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深亚微米FPGA板级互联抗软错误方法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27 08:08
【摘要】:FPGA由于其可重构、开发成本低、高性能等优势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SRAM型FPGA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之后取得了重大突破,FPGA在航天领域应用就引起了国内外关注。而由于FPGA制造工艺提高,其特征体积和工作电压也逐渐减小,以及SRAM型FPGA的存储易失性等。在宇宙空间高能粒子辐射下,容易发生单粒子翻转。如果这种翻转不及时纠正,随着其传播,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围绕SRAM型FPGA抗软错误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单粒子翻转的来源,并通过建模得到单粒子翻转概率计算公式,进而得到单粒子翻转与器件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根据国内外在抗软错误研究上提出的方法,阐述本论文将从汉明码、定时刷新、TMR三个方面出发,介绍其原理和仿真过程。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基于SRAM型FPGA板级互联之间的抗软错误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套FPGA开发板HPDAQMini_2.0作为实验平台,并详细介绍了FPGA开发板的设计流程。在本人研究生期间所做的一个项目“PC104检测平台设计”中的串口通信中加入SEM IP核和TMR容错方法,介绍了SEM IP核的实现过程和UART接口的全三模冗余实现过程。最后,对本文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针对不足之处做了展望。本文研究意义旨在推进抗软错误方法的研究,给FPGA在辐射环境中运行时提供抗软错误的基本需求。
【图文】:

高能粒子,PN结


湖 北 工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第 2 章 软错误来源及容错方法概要与仿真错误来源和介绍于 SRAM 的 FPGA 发生的软错误主要是指在辐射环境中,由于高能粒子起的其内部半导体材料的 PN 结被击穿,在其内部产生一条贯穿电路的导。当高能粒子穿过原子时,会导致其电子激励或电离,沿着导电通路周会发生能量损失,使单个逻辑单元发生电平变换,由高电平“1”变为低或低电平“0”变为高电平“1”。这样的单粒子翻转效应会在电子器件,进而引起更多的电平翻转,导致整个 FPGA 发生功能改变,引起不必。高能粒子击穿 PN 结如图 2.1 所示。

函数,阈值,能量,单粒子翻转


图 2.2 LET 函数阈值和离子能量的关系辑单元假设为一个单位长度的长方体,,余纬通道和电子器件形成的角度,那么穿过该逻辑将单位逻辑单元发生单粒子翻转简化为几何模、路径长度分布函数有关。如果将单粒子翻转图 2.2 中 LET 分布函数的器件发生单粒子翻LET 函数得到的对路径的积分,最终可简化公经度 和余纬度θ结合的立体角度,L1和量传递函数,与 LET 函数有关。Lth表示高能器件的临界电荷 Q 和器件的工艺和特征尺寸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ANG ChangYuan;PENG DaiYuan;HAN HongYu;ZHOU LiMengNan;;New sets of low-hit-zone frequency-hopping sequence with optimal maximum periodic partial Hamming correlation[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5年12期

2 郝亚男;高欣;许仕龙;;SRAM型FPGA的SEU容错技术研究[J];中国集成电路;2015年10期

3 黄正峰;申思远;彭小飞;闫爱斌;鲁迎春;;基于时空冗余的容软错误锁存器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年09期

4 赵磊;王祖林;郭旭静;华更新;;一种SRAM型FPGA抗软错误物理设计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4期

5 ;Bitstream decoding and SEU-induced failure analysis in SRAM-based FPGA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2年04期

6 马寅;;航天用SRAM型FPGA抗单粒子翻转设计[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年06期

7 周前能;李红娟;吴贵能;杨虹;;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9期

8 陶晓霞;邢炜;徐启炳;;Virtex-4系列FPGA纠正单粒子翻转的方法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9 韩月涛;潘伟萍;杨帆;崔嵬;;基于FPGA的三模冗余UART电路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3期

10 徐建军;谭庆平;熊磊;叶俊;;一种针对软错误的程序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J];电子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闫爱斌;纳米集成电路软错误评估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凡;LHC ALICE电磁量能器点对点读出电子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丽云;FPGA设计及其关键电路辐射加固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王忠明;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瑞君;数字集成电路的防护软错误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2 陈虹璋;航天用集成电路产品研制项目进度管理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年

3 冯伟;TopMetal2-像素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研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康嘉;基于FPGA配置的电路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费亚男;基于动态可重构技术的FPGA中SEU故障容错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琴;基于电磁量能器平台的触发信号采集电路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楠;宇航用FPGA单粒子效应及监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凡;ALICE EMCal电子学系统FPGA固件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贤达;曲率效应对PN结击穿电压的有效作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02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02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