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单目视觉的四旋翼无人机对地目标伺服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19:17
【摘要】:四旋翼无人机由于其灵活机动、定点悬停等优点,迅速引起军事和民用领域的极大关注。目前四旋翼无人机正被开发用于执行目标侦察、精准打击、基础设施监测等多种重要任务。这些任务的自主执行过程中,目标跟踪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四旋翼目标跟踪设计中,往往采用摄像头对目标信息进行采集。本文旨在研究仅使用摄像头和惯导系统情况下,实现基于单目视觉的四旋翼对地目标实时跟踪。为避免摄像头标定误差影响及目标结构识别困难,提高算法实用性,本文在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image based visual servo,IBVS)框架下设计四旋翼对地目标跟踪算法。针对伺服控制中图像图像特征奇异影响,首先提取了目标图像的透视投影图像矩作为图像特征。并引入了虚拟摄像头策略,隔离不可控的滚转和俯仰运动影响,保证四旋翼无人机三维运动的稳定性。通过分析所选图像特征运动及四旋翼无人机运动,建立了多源干扰环境下的图像-四旋翼一体化运动/动力学模型。使用构建的模型,考虑四旋翼无人机对地目标伺服跟踪过程中受到的多源干扰影响及剧烈姿态运动造成的目标丢失问题,设计姿态约束的保性能高抗扰视觉伺服控制策略,实现跟踪过程中四旋翼无人机的稳定运行,保证目标处于摄像头视场范围内。针对目标运动过程中的高动态和多源干扰影响,在图像-四旋翼模型伺服回路(外环)及姿态回路(内环)分别设计基于鲁棒符号误差积分(robust integral of the sign of the error,RISE)控制的高抗扰视觉伺服控制,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保证四旋翼无人机稳定运动。每个回路包括一个模型前馈控制项用来补偿系统模型非线性,一个线性反馈控制律,实现系统镇定,及一个鲁棒非线性积分项,用来抑制多源干扰。此外,考虑线速度测量困难,基于期望补偿技术构建了无线速度量测情况下的四旋翼视觉伺服控制。当目标进入静止阶段,要求四旋翼无人机精确伺服到目标上方,以执行复杂任务。在该阶段,考虑剧烈姿态运动造成的目标丢失问题,设计结合饱和命令滤波器和积分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integral barrier Lyapunov function,iBLF)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指令和响应受限控制律,同时保证四旋翼滚转和俯仰角始终保持在预设的状态空间内,实现严格的姿态限制。
【图文】:

可见光图像,无人机


于执行重要设施监测[3]、空中运输[4,5]、目标搜索[6]和定位等任务[7]。尤其是在,正成为执行区域侦察与目标搜索等任务的重要平台。例如:洛克希德-马丁2017 年推出的四旋翼无人机 Indago 3[8], 改进了推进技术,减少了噪音信号,飞行时间,采用军用级加密和安全数据链路,跨多节点网络的安全视频传播和无线电距离操作,使军方能够安全地完成敏感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在以上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地面目标跟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执行复杂和定位任务的基础,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9,10]。传统的无人机跟踪技术往往需要大型机载光电探测系统辅助,对目标信息进行搜集和处理。例国通用原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无人作战飞机“复仇者”ER,搭载了先进的光电,能够捕获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实现长时间、大范围对目标监视和跟踪[11]对于四旋翼无人机而言,其载重和续航能力受限,在挂载大型光电探测系统情况灵活高效地执行对地目标跟踪任务。因此,研究一种仅依赖于单目摄像头的地服跟踪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可见光图像,吊舱,捕食者


于执行重要设施监测[3]、空中运输[4,5]、目标搜索[6]和定位等任务[7]。尤其是在,正成为执行区域侦察与目标搜索等任务的重要平台。例如:洛克希德-马丁2017 年推出的四旋翼无人机 Indago 3[8], 改进了推进技术,减少了噪音信号,飞行时间,采用军用级加密和安全数据链路,跨多节点网络的安全视频传播和无线电距离操作,使军方能够安全地完成敏感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在以上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地面目标跟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执行复杂和定位任务的基础,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9,10]。传统的无人机跟踪技术往往需要大型机载光电探测系统辅助,对目标信息进行搜集和处理。例国通用原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无人作战飞机“复仇者”ER,搭载了先进的光电,能够捕获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实现长时间、大范围对目标监视和跟踪[11]对于四旋翼无人机而言,其载重和续航能力受限,在挂载大型光电探测系统情况灵活高效地执行对地目标跟踪任务。因此,,研究一种仅依赖于单目摄像头的地服跟踪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79;V2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化君;郭东美;;旋翼机的工作原理探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年06期

2 孙瑜;王道波;渠尊尊;张鲁遥;杨军;;变推力轴线自转旋翼机的建模与特性分析[J];机械与电子;2017年06期

3 孙瑜;王道波;;一种新型无人自转旋翼机[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年07期

4 佟刚;郝旭;;旋翼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设计制造及展望[J];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Z2期

5 王建宏;朱永红;肖绚;王道波;;无人旋翼机滑跑起飞控制回路设计[J];伺服控制;2014年12期

6 吴江;;轻型自转旋翼机适航审定研究[J];科技视界;2015年13期

7 ;中国“猎鹰”旋翼机——特种行动的利刃[J];现代军事;2015年08期

8 李世秋;;无人自转旋翼机现状及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J];飞航导弹;2014年01期

9 申斌;吴一波;林冬生;;旋翼机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3年23期

10 陈淼;王道波;盛守照;张元;;无人旋翼机转弯飞行导航控制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宁;马东立;;复合自转旋翼机总体设计关键参数选择方法[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6年

2 章洪;;新概念“直升旋翼机”[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连欢;张春元;李贵乾;;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的性能概述[A];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C];2017年

4 郭羽舟;范子义;;多旋翼Falcon8无人机在风电叶片检测中的应用[A];风能产业(2018年1月)[C];2018年

5 王亚锋;曹乐;刘继军;;某型飞机双联座椅动态适航试验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6年

6 ;旋翼无人机参赛报告[A];2004中国空中机器人大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咏梅;世界民用旋翼机市场未来预测与分析[N];中国航空报;2019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黄玉熹 统筹 魏金锋;民间工匠13年造旋翼机[N];南方日报;2019年

3 彩林;未来10年 全球旋翼机市场产值将达2207亿美元[N];中国航空报;2019年

4 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穆文涛 王晓宁;郑州造国内首款自转旋翼机取得“通行证”[N];郑州日报;2018年

5 记者 李海滔;睿弛自转旋翼机获得适航认证[N];长白山日报;2018年

6 记者 高桦;全省将建11个无人旋翼机起降点[N];三晋都市报;2018年

7 李昊;空直公司:混合动力直升机投入使用为时尚早[N];中国航空报;2016年

8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聚焦市场深化合作 推动通航产业创新发展[N];中国航空报;2016年

9 记者 王睿;总投资40亿元 年产旋翼机200架[N];天津日报;2017年

10 李昊;主动控制旋翼技术的一些新进展[N];中国航空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鑫;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流场下洗气流速度分布规律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2 廖懿华;适用于农田信息采集的多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史添玮;多旋翼飞行器目标搜索定位与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4 姜悦宁;涵道共轴双旋翼无人机气动外形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5 王俊超;自转旋翼飞行器飞行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陈淼;自转式无人旋翼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肖中云;旋翼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8 徐进;直升机大机动飞行中旋翼非定常空气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邓寅U

本文编号:2603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03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