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一种吊舱姿态稳定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4-05 10:43
【摘要】:吊舱涉及精密机械、光学设计、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吊舱在军事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民用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均可以快速高效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完成侦察、搜救等各项任务,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以吊舱为研究对象,对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中吊舱主要技术指标的规定要求,对主控芯片、速度检测元件、位置检测元件、电机驱动执行单元、光学传感器等伺服稳定平台的主要元器件进行了选型。根据吊舱的受力情况对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系统传递函数。完成了速度环和位置环的双回路设计,建立了相应的控制系统模型。其次,完成了以TMS320F28335芯片为核心的系统硬件电路的搭建与设计。主要有主芯片数据处理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设计、速度检测电路设计、串口通讯电路设计、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电流检测电路设计、电源控制电路设计、过温保护电路设计和光耦隔离电路等设计组成。再次,以方位轴为例,在系统中加入经典PID控制器进行校正,系统精度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对较强扰动的抑制能力仍然不足,无法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因此引出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数字仿真并与经典PID控制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对,验证了模糊PID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完成了吊舱姿态稳定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对主程序设计流程、各个中断程序设计流程和模糊PID控制算法程序设计流程进行了说明介绍。最后,介绍了吊舱及硬件电路板实物。并完成了转动范围、转动速度、转速精度、定位精度等转动控制试验测试,完成了系统光学传感器成像的试验和调试,并在不同视场下对不同目标进行了跟踪功能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任务书的技术指标要求。
【图文】:

原理图,原理图,电机,姿态稳定控制


第 2 章 吊舱姿态稳定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的驱动芯片。它的额定电流值为 3A,最大电流值为 6A。它对电压有,12V~55V 范围内的电压都可以匹配并保证正常工作。它可以兼容多种方向、制动、PWM 三种逻辑信号,完成相应的改变电机转动方向、完成电机 PWM 的控制[24]。内部设置有多种形式的保护电路,确保电机驱动系根据上述分析 LMD18200 可以确保电机的正常工作,并且可以对电机的运示,过热保护功能可以保证电机在非正常状态下的自我保护。LMD1820下图。

等效电路图,等效电路,电机,关系方程


[28],它的等效电路见下图所示。图2.3 电机等效电路经过分析,得到以下关系方程:aabtaaaIREddIV L (2-12)twdfddM M J(2-13) beE K(2-14)其中,Va为电枢电压,Ra为电枢电阻,Ia为电枢电流,La为电枢电感,,Md为电枢力矩,Mf为干扰力矩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航;韩红霞;曹立华;耿爱辉;;大型光电经纬仪速度环PID参数模糊自整定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3年10期

2 姬程鹏;王媛;;基于AVR单片机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11年11期

3 刘士华;;某小型机载光电设备挂装结构设计[J];机械制造;2011年10期

4 朱其新;刘红俐;Nikolay Krys;;伺服系统中一种新的带阻滤波器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9期

5 王高;谢存禧;柳宁;;基于DSP的数字PID伺服控制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7期

6 唐军军;樊锐;;RS422串行通信在转台实时控制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7年11期

7 肖影;金龙旭;;方位角测量跟踪系统设计及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5期

8 李雪芬;杨洁;许力;;模糊—PID复合控制在旋转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王中生,廖晓昕;Synchronization and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Chaotic Systems via Adaptive Control[J];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05年01期

10 陈希林,傅裕松,尉洵楷;机载光电瞄准系统的现状及发展[J];红外技术;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延旭;嵌入式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实现与验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赵美玲;转台速率平稳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星;多维MEMS惯性传感器的姿态解算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赵兵;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激光雕刻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沈伟伟;基于DSP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天柱;基于DSP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郑罕;高精度转台系统中的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王刚;基于Profibus的酸洗线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林航;基于DSP的模糊PID控制器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10 张焱;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高性能调速系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4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14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