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GA-ADRC的四旋翼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07 07:12
【摘要】: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由四个旋翼提供飞行拉力,电池驱动,并且能够垂直升降的微小型无人机。由于它灵巧的飞行能力和卓越的飞行性能使它在近年来逐渐进入到大众的视线,在娱乐、农作、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从动力学和运动学方面来讲,四旋翼飞行器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四个控制输入、六个自由输出(位置和姿态)的欠驱动系统。该系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和干扰敏感的特性,控制性能还受到模型准确性和传感器精度的影响显著,这些因素极大地增加了控制系统设计难度。自抗扰控制器(ADRC)对于系统的模型精确度要求不高,它利用过程误差来消除系统误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对模型进行解耦控制。本文以四旋翼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利用ADRC方法设计控制器,以解决建模的不确定性、模型的高度耦合以及外部干扰敏感等诸多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和飞行原理并建立了飞行器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效率模型;其次介绍了 ADRC控制原理,以及它的不高度依赖模型和解耦控制能力等优点。第二部分介绍了四旋翼常用传感器获取姿态信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各传感器之间是如何进行数据融合、滤波和校正。同时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姿态表示方法以及姿态解算过程。以前面两个部分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姿态解算得到的欧拉角作为ADRC姿态控制器的输入,设计四旋翼ADRC控制器。第四部分针对线性ADRC多参数寻优问题,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四旋翼ADRC姿态控制器,使得系统自动寻找最优参数,解决调参困难的问题。飞行实验和数值仿真表明,ADRC控制器能很好地控制四旋翼飞行,整个控制过程实现了快速、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同时遗传算法很好地解决了调参问题,便于ADRC控制器的工程实现。
【图文】:

旋翼,无人机,旋翼飞行器,直升机飞行


逡逑世纪初,法国科学家Breguet制造了第一架载人四旋翼式直升机飞行器,如图1.1逡逑所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它通过飞行员改变旋翼转速控制飞行器,逡逑由于没有用到任何控制器和操作复杂,所以飞行稳定性很差,飞行实验以失败告逡逑终。直到1921年,第一架四旋翼式无人机才真正诞生。美国科学家George邋De逡逑Bothezat和美国军方合作建造了一个直径8米旋翼的四旋翼直升机,进行了邋100逡逑多次试验,但最终飞行高度仅仅只有5米,并没有达到期望的100米高度。尽逡逑管如此,通过此次试验说明在理论上四旋翼飞行器是可以稳定飞行并可以制造逡逑出来的。1924年,法国人Oemichen设计的Oemichen号四旋翼直升机首次实现逡逑了邋IKm的垂直飞行

第一,旋翼,无人机,旋翼飞行器


逡逑世纪初,,法国科学家Breguet制造了第一架载人四旋翼式直升机飞行器,如图1.1逡逑所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它通过飞行员改变旋翼转速控制飞行器,逡逑由于没有用到任何控制器和操作复杂,所以飞行稳定性很差,飞行实验以失败告逡逑终。直到1921年,第一架四旋翼式无人机才真正诞生。美国科学家George邋De逡逑Bothezat和美国军方合作建造了一个直径8米旋翼的四旋翼直升机,进行了邋100逡逑多次试验,但最终飞行高度仅仅只有5米,并没有达到期望的100米高度。尽逡逑管如此,通过此次试验说明在理论上四旋翼飞行器是可以稳定飞行并可以制造逡逑出来的。1924年,法国人Oemichen设计的Oemichen号四旋翼直升机首次实现逡逑了邋IKm的垂直飞行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权;;解密多旋翼发展进程[J];机器人产业;2015年02期

2 杨立本;章卫国;黄得刚;;基于ADRC姿态解耦的四旋翼飞行器鲁棒轨迹跟踪[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3 万晓凤;康利平;余运俊;林伟财;;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解算[J];科技导报;2014年19期

4 高青;袁亮;吴金强;;基于新型LQR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J];制造业自动化;2014年10期

5 李毅;陈增强;刘忠信;;自抗扰技术在四旋翼飞行姿态控制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6 黄坡;马艳;杨万扣;;基于Mahony滤波器和PID控制器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07期

7 高志强;;自抗扰控制思想探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12期

8 吴友强;纪浩;邹力涵;;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四旋翼飞行器悬停控制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13年11期

9 秦国经;任庆昌;;基于遗传算法寻优的PID控制与仿真[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1期

10 岳基隆;张庆杰;朱华勇;;微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浅析[J];电光与控制;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程;共轴八旋翼无人飞行器姿态与航迹跟踪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张欣;多旋翼无人机的姿态与导航信息融合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杨小亮;飞行器多自由度耦合摇滚运动数值模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志诚;基于ADRC的四旋翼飞行器自主避障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蔡敏;六旋翼飞行器轨迹跟踪的控制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3 张承岫;四旋翼飞行器姿态融合及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4 徐天奇;多旋翼飞行器建模与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5 周凯;四旋翼飞行器设计与性能分析[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6 陈建翔;基于梯度下降和互补滤波的快速姿态解算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白敬洁;四旋翼飞行器的滑模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8 江哲;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器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徐媛媛;一种四旋翼地面站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10 戴颖超;四旋翼飞行器半物理模型实时仿真系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7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17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