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镝合金化镍铝-钒基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及力学性能

发布时间:2020-04-11 11:53
【摘要】:高温合金作为高端的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航空航天和能源电力领域。而NiAl材料有着高熔点、高温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低密度等优秀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有着成为新高温材料的潜力,但是其室温韧性和塑性较差,成为该合金实用化的制约。本课题组在NiAl基础上加入V发现,其高温压缩、室温压缩和断裂韧性均有很大提高,所以在此基础上加入Dy来探究其微观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本文拟对不同Dy含量的NiAl-V系合金的凝固组织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炼制NiAl-32V(0、0.05、0.1、0.3、0.5wt.%)、NiAl-39V(0、0.05、0.1、0.3、0.5、1wt.%)、NiAl-43V(0、0.05、0.1、0.3、0.5、1wt.%)合金,来探究稀土元素Dy对NiAl-V基体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非自耗真空电弧炉来炼制NiAl-V-xDy合金,使其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均有所提高。通过光学显微镜(O M)、QUANTA-400型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通过X射线衍射仪(X RD)、能谱仪(EDS)及透射电镜(TEM)来确定该合金凝固过程中相的组成。通过室温压缩实验及高温压缩实验来测定Dy合金化后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通过三点弯曲实验探究室温断裂韧性的变化。通过对NiAl-39V-0.05Dy及NiAl-43V-0.05Dy高温压缩实验,来探究不同温度和速率以及成分对其高温强度和激活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Dy加入32V亚共晶合金后,初生相NiAl数量和形态发生了变化,共晶团的数目增多,片层间距减少,初生相增多;Dy元素加入39V共晶合金后,共晶团数量增多,共晶胞晶界处的V相和NiAl相变得粗大,而且晶胞得到了细化,随着含量的增加有初生相析出;Dy元素加入43V过共晶合金后,枝晶和晶粒都得到了细化,且数量增多。通过室温压缩和三点弯曲可知,稀土Dy加入NiAl-32V后,室温强度降低,但是适量Dy加入NiAl-39V、NiAl-43V后,室温强度都显著提高,断裂韧性也较未加稀土前略有提高。通过高温压缩可知,适量的Dy加入NiAl-32V、NiAl-39V及NiAl-43V中都会有显著提高,而且NiAl-39V-0.05Dy和NiAl-43V-0.05Dy的激活能高于NiAl-39V及NiAl-43V。说明Dy的加入,改善了NiAl-V合金的高温强度,但是在室温压缩中,改善了NiAl-39V和NiAl-43V合金室温强度,降低了NiAl-32V合金室温压缩强度。对于Dy加入共晶和过共晶合金时,室温断裂韧性也略有提高。
【图文】:

相图,晶体结构,立方结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相图及特点结构为有序立方 B2 结构,它属于 Hume-Rothery β相电子.1 所示。价电子与原子比例为 3/2,是由金属键和共价键两比较稳定。这种有序立方结构通常被认为是两种简单立方立方结构亚晶格的顶点分别被Ni 原子和Al 原子占据。

计量比,点阵常数,室温,密度


则形成 Ni 的空位。另外,由于原子热振动,NiAl 合金极易形成热空位,特别高于 0.33Tm(熔点)时,热空位的浓度增加显著。(2) 线强度:在 NiAl 中可位错有 a<100>,a<110>和 a<111>,其中 a<100>位错在所有方向都具有最低造成刃型位错所需的能量要远低于螺型位错。a<110>{100}刃型位错可以形成0>{100}刃型位错,而能量不变。取向与 a<110>{100}刃型位错线相近的位错成两个具有合适方向的 a<100>{100}位错。多晶 NiAl 塑性差的主要原因是位矢量为<100>,只能提供三个滑移系,不能满足多晶滑移所要求的 5 个滑移系度:层错、晶界和相界面是NiAl 合金晶格中的面强度的三种滑移方式。在(发生单滑移,但堆垛层错和反相畴界的滑移可以在(110)晶面的 a<100>、a<11>上产生。a<100>位错还可以分解为复杂的层错。滑移面、滑移矢量和温度会)和(112)面上的反相畴界,在 240~260 mJ/m2范围内发生变化。经过大量的实明,,NiAl 中加入大量合金元素可以明显降低反相畴界能,通过这一研究也为供了指导方向[6~7]。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52;TG13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ian Zhang;Hong-Bo Guo;Sheng-Kai Gong;Hui-Bin Xu;;Existence patterns of Dy in β-NiAl fro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J];Rare Metals;2016年04期

2 崔洪芝;马丽;曹丽丽;滕方磊;崔宁;;NiAl含量对反应合成TiC-TiB_2-NiAl物相及组织结构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2期

3 王振生;张孟恩;杨双双;郭建亭;周兰章;陈志钢;;NiAl-2.5Ta-7.5Cr-1B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特性[J];金属学报;2013年11期

4 ;Enhanced compression ductility of stoichiometric NiAl at room temperature by Y and Cu co-add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12年04期

5 ;Phase and Microstructure Properties of Laser Cladding N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Coat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1期

6 ;ZrO_2 strengthened NiAl/Cr(Mo,Hf)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powder metallurgy[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12年03期

7 ;Wear properties of NiAl based materials[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12年05期

8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B impuriti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Al intermetallics[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1年05期

9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NiAl Alloyed with Rare Earth Element Ce[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8期

10 谢亿;郭建亭;周兰章;陈红冬;龙毅;;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w multi-phase NiAl-based alloy during heat treatment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建亭;;NiAl合金高温自润滑行为及其机理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丹;孙杰;赵忠兴;;钛合金与NiAl封严涂层的电偶腐蚀行为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宋岩;杨锐;郭正晓;李东;;合金元素在NiAl中占位行为的电子结构理论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尹华意;汪的华;余塘;汤迪勇;阮学锋;朱华;甘复兴;;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直接高温电化学制备及其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英文)[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5 Zhiyang Zhang;Hongbo Guo;Hui Peng;Shengkai Gong;Huibin Xu;;Effects of Dy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ardness of NiAl Alloys[A];中国材料大会2012第19分会场:高温合金论文集[C];2012年

6 卢恩赦;;应力诱发NiAl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武汉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第八届湖北省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Xiaojing Xu;Qiong Wu;Shengkai Gong;Shusuo Li;;Effect of Cr and Re on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Ni_3Al-base Single Crystal Alloy IC21 at 1100℃[A];中国材料大会2012第19分会场:高温合金论文集[C];2012年

8 朱圣宇;毕秦岭;孔令乾;刘维民;;NiAl基高温自润滑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杨松岚;王福会;;NiAl-TiC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Pengchao Dai;Hui Peng;Yanling Pei;Yue Ma;Shusuo Li;Shengkai Gong;;Improvement in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Ni_3Al Based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IC32 by NiAlHfSi Coating[A];中国材料大会2012第19分会场:高温合金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军;NiAl-W共晶自组织结构的控制及其微/纳丝和孔列结构的提取与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

2 周玉华;镍基合金NiAl及活性元素Zr掺杂NiAl涂层的制备及氧化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沈琴;钢中富Cu相和NiAl相复合析出机制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4 刘欢;稳恒磁场对Ni_3Al和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定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5 高强;几种新工艺制备的NiAl-Cr(Mo)共晶合金的组织与机械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肖旋;两种高温合金及NiAl共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7 何君琦;稀土掺杂NiAl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任维丽;NiAl基共晶合金的组织和力学行为及稀土合金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袁建军;热爆合成NiAl/WC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10 王庆伟;微层TiB_2-NiAl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及组织控制与力学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炜程;脉冲电流持续作用下NiAl带筋板锻造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郝文纬;镝合金化镍铝-钒基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及力学性能[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3 律志民;新型镍基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对砷的吸附性能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

4 王洪超;NiAl-LDHs和CuAl-LDHs的制备及催化聚烯烃碳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5 薛佳丽;NiAl-Ag_2Mo_2O_7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摩擦机制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6 白炎;高频感应加热结合高温自蔓延合成NiAl涂层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7 兰超琦;热塑性变形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张恒;电弧熔炼法合成Ti-B(B_4C)-Ni-Al系NiAl基复合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9 肖业成;NiAl/石墨烯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0 袁永宁;气相中Ni~+和NiAl~+活化环己烷C-H和C-C键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3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23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