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无人机干扰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3:19
【摘要】:无人机自问世以来,因其拥有执行任务能力强、制造成本低以及飞行环境要求低等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有利必有弊,在享受无人机带来的技术革新时也不能忽视所带来的问题。针对民用无人机大肆流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干扰手段实现对无人机的有效管制是势在必行的。在初步了解无人机发展及系统组成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无人机通信系统及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着手,阐述了对无人机进行干扰的实现原理。着重研究了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分析了GPS信号组成与接收机工作原理,掌握了被干扰对象的结构特性。2)针对干扰效果评估问题,以干扰效果评估准则为依据,根据导航系统信号接收与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GPS干扰效果评估体系。依托此体系进行后期干扰技术研究,且对压制式干扰或欺骗式干扰有着不同侧重的评估方法;3)针对目前欺骗式干扰技术研究现状,指出了转发式及产生式欺骗干扰研究的关键技术。首先,在转发式欺骗干扰研究中,给出了延时计算与延时的方法,设定了一系列干扰施加策略;其次,在产生式欺骗干扰研究中,提出了其信号同步及导航电文预测的实现方式;最后,针对无人机航迹规划中所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建立初步的机动性约束模型,设计了无人机欺骗轨迹规划方法。4)针对理论研究,建立了集压制式、欺骗式干扰与无人机欺骗轨迹为一体的干扰仿真系统,分析更为全面。系统表明了不同压制信号的干扰效果,优化了窄带信号的干扰性能,设计了一套基于GPS信号的接收产生式欺骗干扰方案,验证了关键算法的正确性,确定了欺骗轨迹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为欺骗干扰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图文】:

界面图,计算仿真,界面


干扰源位置与预设欺骗点位置。通过位置信息得到两两之间的距离,,以此作为输入进行延时计算。图5-13 延时计算仿真输入GUI界面(3) 仿真输出 仿真最终输出结果为计算所得的各卫星所需延时与计算所得欺骗点的位置,将此位置与预先设定欺骗点位置进行对比,验证输出结果正确与否。从图 5-14 可以看到,欺骗干扰不仅改变了目标接收机的定位结果,还改变了接收机钟差。而在定位结果图 5-15 中,蓝色圆圈代表卫星位置;黑色正方形为目标接收机位

界面图,计算仿真,界面,压制式干扰


位置与延时计算后定位得到的欺骗点位置。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到,延时计算算法是正确的。图5-14 延时计算仿真输出GUI界面图5-15 延时计算仿真定位图5.4.2 干扰施加策略仿真在整个方案中,如何确定干扰施加策略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方案拟定干扰施加阶段为跟踪阶段,此时被干扰对象的跟踪环路已锁定真实卫星信号。要保证欺骗信号在诱骗、牵引跟踪环路时接收机并没有失锁,这样才会更不易觉察。现阶段,干扰仿真研究所采用干扰施加策略包括直接侵入式和压制式干扰辅助[62]。直接侵入是指在接收机正常工作时,直接发射欺骗信号,让已经跟踪上实际卫星信号的接收机受到欺骗去跟踪虚假信号;压制式干扰辅助是在接收机跟踪稳定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79;TN9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渊;王娅;孙旭;;卫星导航干扰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通信对抗;2013年02期

2 黄龙;吕志成;王飞雪;;针对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欺骗干扰研究[J];宇航学报;2012年07期

3 樊宇;程全;;GPS与惯性导航系统的组合应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03期

4 胡晓伟;;电子干扰效果评估方法[J];电子科技;2011年08期

5 李竟然;刘小龙;刘俊;;电子战装备复杂电磁环境下适应性试验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6 汤俊杰;薛磊;林航;李得申;;压制干扰对GPS接收机码跟踪环的性能影响分析[J];信息技术;2011年03期

7 金鑫;成蓉华;;电子干扰无人机干扰优势分析[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1年02期

8 吴源维;;复杂电磁环境下无人机的战场应用[J];飞航导弹;2011年01期

9 刘宁;郭淑霞;罗荣慧;张麟兮;;无人机数据链仿真测试平台构建技术的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01期

10 冯永新;;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对抗技术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江;刘莹颖;;无人机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与发展[A];2014(第五届)中国无人机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燕;GNSS空间信号干扰评估及抑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4年

2 张琳;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晓栋;惯导与卫星导航系统融合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年

2 孙振维;高动态高精度GPS接收机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李畅;无人机导航系统中的GPS欺骗干扰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4 徐飞雄;卫星导航接收机矢量跟踪环路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5 李富生;基于矢量接收机的GPS抗干扰算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6 何炎频;高灵敏度GPS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仿真[D];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016年

7 杨腾飞;GPS卫星导航信号仿真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8 何亮;GNSS欺骗式干扰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巩玉振;基于GNSS的高轨卫星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袁超;应用于GPS软件接收机的抗干扰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26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26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