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空中交通拥挤传播特性及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04:35
【摘要】:空中交通拥挤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有关空中交通拥挤以及空中交通拥挤传播的研究较少,并且多集中于对航班延误时间的传播以及空中交通流相态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过程中单个航空器的行为和关联,主要从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概念、空中交通拥挤传播特性、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模型、基于拥挤传播规律建立的空中交通拥挤传播快速预测模型和拥挤传播的控制与管理五个方面对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过程进行模型化分析,又由于空中交通系统包含了机场和空域两个部分,并且各部分具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因此对空中交通拥挤传播的研究也分为机场拥挤传播和空域拥挤传播两部分进行研究。本文对拥挤传播规律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为空中交通网络拥挤控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基础。(1)基于航空器关联对空中交通拥挤进行研究。从微观角度分析空中交通拥挤传播原因,以航空器之间的关联强度或数量为标准,对运行航空器进行相态上的划分,并将相态上的转化定义为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过程。(2)基于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过程分析,揭示其波动特性和时空特性。根据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概念、过程分析以及波动特性分析,发现拥挤传播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在空间上具有网络传播结构。基于上述特性分析,得到了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过程与复杂网络动力学经典模型——传染病模型的异同,为拥挤传播模型建立提供了数学基础。(3)建立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模型。基于空中交通拥挤传播特性分析,结合航空器在机场和空域运行特点,建立机场离场拥挤传播模型和空域拥挤传播模型。同时,由于机场离场拥挤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又具有周期特性,因此建立多原因多阶段机场拥挤传播模型,从而揭示机场拥挤传播规律。通过交叉航路运行要素分析和空域结构关系,建立交叉航路拥挤传播模型和空域拥挤传播系统模型,揭示空域拥挤传播规律。(4)建立空中交通拥挤传播快速预测模型。对机场拥挤传播实现按阶段预测,对空域拥挤传播按照空域繁忙程度实现不同时段预测,从而针对空中交通拥挤短期预测需求,简化机场拥挤传播模型和空域拥挤传播模型,建立空中交通拥挤传播快速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通过“相似日”或者“典型日”选择和聚类分析方式等,建立空中交通拥挤传播快速预测流程,通过参数分析和仿真实验等方式,提供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模型参数计算方法,从而实现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规模和趋势的快速预测。(5)建立空中交通拥挤传播控制与管理策略模型。在研究现有的空中交通拥挤控制与管理方法,即干扰管理和离场率控制基础上,建立根据时隙分配对航班放行的管制策略模型、根据干扰阈值的干扰管理策略模型和结合离场率控制的干扰管理策略模型,从而为拥挤传播的控制与管理决策提供数学和理论基础。最后,论文在总结了空中交通拥挤传播特性及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文在多拥挤原因对拥挤传播影响研究中,可以将多原因之间的耦合加入模型中并对不同类型的机场做出案例分析,从而得到不同管制水平下的区域拥挤传播模型参数,完成区域之间的拥挤传播对比。同时,考虑到人为因素对拥挤传播的重要影响,在拥挤传播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入人为因素进行探讨,使得模型更加趋近于现实运行。
【图文】:

航空器,关联强度,空中交通


这时的关联强度并不等同于关联数量。例子以机场运行中的航空器为例对关联以及关联强度进行了简单说明,对于器来说,运行环境相较于机场网络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按照设计好的航路进界条件干扰的情形下,主要限制来自于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将在 2.2.2.2播中航空器运行进行详细介绍。2 航空器相态航空器之间的关联强度或者数量,将运行中的航空器划分为拥挤态航空器和分上述两种相态航空器的关联强度或者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运行需图 2.1 中的例子,如果将具有关联航空器数量大于等于 4 定义为拥挤态航空中,A、B、C、D 都为拥挤态航空器,而 E、F 为离散态航空器。但是如果数量大于等于 5 定义为拥挤态航空器,那么拥挤态航空器只有航空器 A 和 B对拥挤态航空器和离散态航空器会具有不同的划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不是与其他航空器没有关联,而是关联强度或者数量比较小,甚至于我们可

民航,传播行为,美国,空中交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播问题,主要针对延误发生产生的拥挤态航班进行研究;而对于空域拥挤集中的交叉航路进行研究,利用过交叉点航班的时间演化分别来研究其交通拥挤传播行为研究于航空器之间的关联,对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进行了定义。但是拥挤的传的情形下,且传播方式依然受到空中交通单元结构等限制。下面以机场方向研究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行为。其具体内容为:研究拥挤产生原因,传播行为;从数据角度(离场延误的时间分布)分析时间维度上的拥挤复杂网络研究内容,,研究复杂网络下的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行为。于拥挤产生原因的空中交通拥挤传播行为研究拥挤产生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35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敏;唐瑾;;过饱和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动态规划优化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彭其渊;段力伟;文超;余晓珂;;突发大客流对轨道交通换乘站服务水平和列车运行影响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2期

3 牟海波;俞建宁;刘林忠;;基于Petri网的城市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优化[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4 杨文东;黄鹂诗;刘万明;;首都机场航班延误分布规律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02期

5 丁恒;张卫华;郑小燕;陈无畏;李阳阳;;基于交通预测的多态交通流信号控制[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5期

6 张晨;胡明华;张进;叶博嘉;;基于交通复杂性的扇区资源管理[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张进;胡明华;张晨;叶博嘉;;空域复杂性建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郑攀;胡思继;张晨;;航班后效晚点传播时间的混沌现象及其定量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年04期

9 李丽丽;曲昭伟;陈永恒;王殿海;;可变车道的控制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S1期

10 李俊生;丁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传播分析[J];航空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月;复杂交通网络拥堵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松林;基于修正延误波及树对航班延误传播的可靠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李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客流分布特性及客流拥堵传播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尹俊;干扰管理在航空公司航班运行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小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客流传播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姚玲;空中交通拥挤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1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41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