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高超声速二元弯曲激波进气道气动调节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17:29
【摘要】:为了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宽马赫数范围内正常飞行的需求,高超声速进气道需要在保证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最低起动马赫数。本文基于高超声速二元弯曲激波进气道,对一种通过利用弹性压缩面上下表面的气动力差控制压缩面变形的气动调节技术展开研究。相较于传统的利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进行进气道变几何的调节方式,本文研究的气动调节技术直接利用流场的气动力作为型面变形的驱动力,极大减少了进气道调节装置的数量和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在对进气道进行气动调节时存在着流场和弹性压缩面的双向耦合作用。本文首先对双向流固耦合问题的求解方法做简要介绍。理论求解方法需要对模型线性简化,求解有局限性,试验方法成本较高,本文主要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进行研究。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固体和流体问题求解可靠性高,多物理场之间的数据传递操作简单,因此本文选用该软件进行对气动调节技术的研究。而后根据气动调节的概念,以设计点马赫数为6的二元弯曲激波进气道为基础设计了弹性压缩面下表面载荷为均布压力的压力腔方案。对该方案的双向流固耦合模型展开数值仿真工作,结果分析表明:压力腔方案能使进气道在3马赫起动,起动过程中存在着弹性压缩面变形阶跃现象和起动迟滞现象;通过弹性压缩面变厚度设计可有效提高进气道在起动状态的流量系数和出口压比;压力腔方案保持了进气道在设计点的工作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在非设计点的流量系数和出口压比。最后对弹性压缩面下表面载荷为集中力的方案进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集中力方案同样可使进气道在3马赫起动;只有单个集中力作用在弹性压缩面下表面的方案在起动马赫数的工作性能要优于多个集中力的方案;通过在外压段设位移约束可更精细地控制变形后压缩面型面,进一步提高进气道在起动马赫数下的流量系数和出口压比;在其他飞行条件下的数值仿真验证了单点集中力改进方案同样能够保持进气道在设计点的工作性能,提高在非设计点的流量系数和出口压比。
【图文】:

变化图,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飞行器


点项目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在高超声速领域研宄方面取得了接连突逡逑破与技术进展。在美国Hyper-X计划中,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逡逑X-43A和X-51A邋(见图1.1、图1.2)分别于2004和2009年试飞成功,这标志着美国逡逑率先掌握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24]。同时,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加大逡逑了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宄力度,研究工作也已经从概念和原理性探索进入到以具体应逡逑用为目标的技术验证和开发阶段。逡逑图1.1邋X-43A试验飞行器逡逑图1.2X-51A试验飞行器逡逑目前距高超声速飞行器投入实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力、逡逑气动热、控制系统等方面还具有较多技术难题尚待解决,而其中高超声速推进技术更是逡逑制约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关键之一[5_14],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性能直接影响着逡逑飞行器的总体性能。由图1.3各类发动机在不同马赫数下比冲变化图所示,传统的涡轮/逡逑1逡逑

变化图,试验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


点项目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在高超声速领域研宄方面取得了接连突逡逑破与技术进展。在美国Hyper-X计划中,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逡逑X-43A和X-51A邋(见图1.1、图1.2)分别于2004和2009年试飞成功,这标志着美国逡逑率先掌握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24]。同时,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加大逡逑了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宄力度,研究工作也已经从概念和原理性探索进入到以具体应逡逑用为目标的技术验证和开发阶段。逡逑图1.1邋X-43A试验飞行器逡逑图1.2X-51A试验飞行器逡逑目前距高超声速飞行器投入实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力、逡逑气动热、控制系统等方面还具有较多技术难题尚待解决,而其中高超声速推进技术更是逡逑制约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关键之一[5_14],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性能直接影响着逡逑飞行器的总体性能。由图1.3各类发动机在不同马赫数下比冲变化图所示,传统的涡轮/逡逑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11.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顺凯;张X元;王磊;;高超可调进气道弹性压缩面自适应无源控制概念研究[J];推进技术;2015年11期

2 杨顺凯;张X元;王磊;李永洲;;多点集中力下高超进气道弹性变几何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10期

3 杨顺凯;张X元;王磊;李永洲;;流量系数可控弹性自适应高超进气道研究[J];推进技术;2014年12期

4 王磊;张X元;向有志;南向军;苏纬仪;;高超声速二元弯曲激波压缩面反设计方法的参数化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袁化成;滕健;郭荣伟;;内收缩比可控的二元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11期

6 张林;张X元;金志光;南向军;王磊;;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顶板移动变几何方案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2012年10期

7 南向军;张X元;金志光;;基于反正切曲线压升规律设计高超内收缩进气道[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11期

8 向有志;张X元;王磊;高雄;;壁面压升可控的高超轴对称进气道优化设计[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10期

9 南向军;张X元;金志光;孙波;;矩形转圆形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数值及试验研究[J];航空学报;2011年06期

10 金志光;张X元;;宽马赫数范围高超声速进气道转动唇口变几何方案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磊;张X元;甘宁钢;杨顺凯;;高超声速进气道弹性可调压缩面概念研究[A];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高超声速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王磊;张X元;苏纬仪;向有志;周宏奎;;几何可变弯曲激波压缩型面设计概念[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瑾;超声/高超声速非均匀来流下曲面压缩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甘宁钢;宽马赫数凹曲激波压缩进气道型面变几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解元玉;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流固耦合计算研究及工程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云峰;双向流固耦合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杨国亮;曲面侧板压缩的侧压式进气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陈秋华;喉道顶板可调侧压式进气道初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居燕;弯曲激波压缩面设计及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3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43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