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能量检测的微细电火花深小孔加工电极损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20:37
【摘要】:以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孔为典型结构的难加工材料微细深小孔加工技术严重制约我国空天装备性能的提升,而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无显著作用力、不受材料力学性能限制等优点,在难加工材料微细深小孔加工中具有独特优势。微细电极损耗是影响微细电火花深小孔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而间隙放电有效能量是决定微细电极损耗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基于能量检测的微细电火花深小孔加工电极损耗的研究,对提高微细深小加工精度和指导实际加工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的实现钛合金微细深小孔高效、高质量、低损耗的加工需求,对微细深小孔加工参数组合方案进行了研究。基于单因素变量法对RC、TC和TR电源3种微能脉冲电源加工参数对加工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到在加工效率相近的情况下,TR电源具有更小的放电间隙、更低的电极损耗量和更佳的孔口质量,选择TR电源作为加工电源并确定了加工影响参数及其可加工参数范围;基于正交实验法开展加工参数优化实验,综合平衡各加工参数对多个加工性能指标的影响,确定了钛合金微细深小孔加工参数组合优方案。为实现微细电火花加工间隙放电有效能量的准确采集与计算,搭建间隙放电有效能量检测系统。建立了以LabVIEW为数据采集程序开发环境的间隙电信号高速采集系统,实现了间隙电信号高速同步采集;通过能量检测模块程序设计实现了火花放电状态识别、间隙放电功率和间隙放电有效能量的准确计算;通过实验方法将能量检测系统计算结果与真实间隙放电有效能量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搭建的间隙放电有效能量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在加工参数选择和能量检测系统搭建完成后,开展基于能量检测的微细深小孔加工实验研究,分析了电极在形成稳定损耗前的大进给量分段盲孔加工阶段、形成稳定损耗后的通孔连续加工阶段和小进给量分段盲孔加工等不同加工阶段下的微细电极损耗与间隙放电有效能量的对应关系。电极端部形成稳定椭圆弧形前,随间隙放电有效能量的增长,微细电极轴向损耗加剧;形成稳定椭圆弧形后,通孔连续加工和单孔分段盲孔加工阶段中微细电极轴向损耗量随间隙放电有效能量均匀增长;并开展了微细电极损耗温度场仿真研究,得到了电极端部不同位置单次火花放电凹坑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电极前端形貌形成稳定状态的原因。
【图文】:

形貌,深小孔,深小孔加工,深径比


关键技术基础”,项目编号为 ZD2019E005。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能电火花深小孔加工电极损耗规律进行研究,获得间隙放电有效能电极损耗形貌演变规律及两者的对应关系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及制造行业的快速进步,微细深小孔普遍使用,对难加工材料的微细精密部件加工技术的提升也日益构微小的孔径尺寸,使得一般情况下微孔的深径比较大成为微细用高强度、高硬度等的难加工材料[1],加工困难。微细深小孔结构各业,,如涡轮叶片冷却孔、柴油机喷油嘴偶件喷油孔、医疗器械3],气膜冷却孔是其中典型结构之一,如图 1-1 所示。随着军用飞来越高,涡轮叶片对其上冷却孔的加工技术要求也日渐提升,其劣会对工作效果[4]和叶片的寿命周期产生很大影响[5]。此类结构在极广泛,数量众多的微细深小孔孔径在 100μm 以下且深径比大于深小孔加工技术是提升空天装备性能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超声振动,加工孔,内表面,钻削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的 Schordereta 等人[12]使用超声钻削在玻璃和红宝石上加 和 200μm、深 300μm~1000μm 的微孔,但在加工部分直径 1了刀具断裂。清华大学的李兆光等人[13]用直径 0.05mm 硬质合材料上加工出直径 0.05mm,深径比 10 的微细深小孔,但存在,且入口端圆度优于出口端。长春理工大学的王晶东等人[14]使钻削技术在 30CrNiMo8 不锈钢材料上实现了直径 0.1mm,长径深小孔加工,超声振动辅助高速钻削加工效果如图 1-2 所示。钻头不易制造、工具与工件间的机械力极易造成工具折断和磨证精度和顺利钻削对主轴转速有较高要求等问题使钻削技术实工存在诸多束缚。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61.6;TG6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娟;刘晓;赵光志;陆威;;复杂型面多轴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损耗补偿[J];电加工与模具;2017年03期

2 潘珊涛;中小电炉电极损耗原因和降耗[J];江苏冶金;1991年01期

3 莫祖治;鲍子坤;王国林;陈宝岭;;钢打钢控制电极损耗的探讨[J];电加工;1987年03期

4 孙炳华;;添加剂在电火花低损耗加工中的应用[J];电加工;1988年04期

5 莫祖治;;钢打钢在双闸流管电源中控制电极损耗的讨论[J];电加工;1988年04期

6 孙炳华;;电加工的电极低损耗和添加剂的应用[J];模具技术;1988年06期

7 Brian Kellock ,章兴武;争鸣促进了电火花加工的发展[J];机械开发;1989年03期

8 何毓缪;;多道电极电火花工艺的应用[J];新技术新工艺;1989年01期

9 晓新;;电火花加工微小深孔的方法和现状[J];新技术新工艺;1989年04期

10 吴健;;应用SPOC系统实现型腔的单电极无畸变加工[J];电加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树渊;迟恩田;;表面处理对电极损耗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白基成;黄河;郭永丰;卢泽生;;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电极损耗预测技术的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白基成;黄河;郭永丰;卢泽生;;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电极损耗预测技术的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邵树渊;迟恩田;;表面石墨化处理对紫铜电极损耗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孙式玮;王培德;胡倩;蒋伟;胡苏;;节能型电火花脉冲电源低电极损耗波形控制方法与工艺研究[A];2016年全国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研讨会交流文集[C];2016年

6 陈飞;王宝瑞;施威;张勇斌;;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概述[A];2014年全国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研讨会交流文集[C];2014年

7 邢俊;徐正扬;张彦;朱云;朱荻;;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中工作液浓度对工具电极损耗的影响[A];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5年

8 武云霞;王成勇;詹国彬;李文红;;石墨电极的电火花加工性能[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何云;周锦进;王续跃;;电火花加工硬质合金电极损耗特性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庞述圣;陈秉中;;中精加工低损耗电源的研究——论连续脉冲对损耗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电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选[C];197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成波;放电铣削高效加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刘宇;微细电火花加工中集肤效应的影响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玲tD;高效微细电火花加工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黄河;基于内冲液旋转电极的电火花铣削机床与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常伟杰;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与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陈健;高效精密绿色数控电火花成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7 沈蓉;工程陶瓷电火花铣削加工进给控制系统及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凯;电火花诱导雾化烧蚀铣削蚀除机理及电极损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张绍伟;基于能量检测的微细电火花深小孔加工电极损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马光胜;微细电火花电极损耗及极间放电规律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4 李文通;深窄槽电火花高效低损耗加工工艺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邵俊科;电极形式对电火花雾化烧蚀成形加工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6 王普永;面向微小复杂曲面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电极损耗规律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7年

7 柳雅琪;基于模糊PID短电弧铣削加工电极损耗研究与优化[D];新疆大学;2017年

8 王博;数控短电弧铣削加工工具电极损耗规律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9 朱康;电火花砂轮修整效率及电极损耗实验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10 卢桂琴;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8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48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