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航空煤油凝胶的撞击雾化及液滴破碎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7:15
【摘要】:航空煤油凝胶是在航空煤油中加入胶凝剂后形成的,具有稳定胶凝结构的凝胶燃料,相对于一般的航空煤油有不易泄漏和挥发,并且可以通过添加含能颗粒进一步增加能量密度的优势,在冲压发动机中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但航空煤油凝胶的高粘性特征导致了较低的雾化效果,影响到了推进剂的高效稳定燃烧和发动机的性能。研究煤油凝胶的雾化机理并获得提升雾化质量的技术方法,对促进航空煤油凝胶在冲压发动机中的工程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冲压发动机凝胶推进剂的雾化问题为基本研究背景,采用了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搭建了凝胶撞击雾化和液滴破碎实验台,建立了幂律撞击液膜双模态下的线性分析方法和基于TAB(Taylor Analogy Breakup)的凝胶液滴变形振荡模型,提出了凝胶液滴分区域的剪切速率控制系数计算方法和模式划分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凝胶撞击雾化实验,并首次探讨了偏心撞击和射流长度对凝胶撞击雾化的影响。拍摄了撞击液膜形态及发展过程,测量了破碎长度、扰动波长和雾化后液滴的尺寸分布等特征参数。推导了偏心撞击下液膜偏角计算公式,进行射流扰动分析,获得了射流长度对撞击雾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射流速度小于27.56m/s时,增大射流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撞击雾化质量;增大撞击角度有利于撞击雾化,但本文撞击角度超过60°后喷雾后方会出现较多凝胶流体,不宜燃烧组织;偏心撞击对液膜破碎形态影响不大,但雾化质量始终比正撞击好;射流长度对撞击雾化质量而言存在一个最优值,本文研究范围内其值为25/3,但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加最优值可消失,此时雾化质量则随射流长度单调降低。(2)建立了基于幂律本构模型的航空煤油凝胶撞击液膜双模态扰动线性分析方法,推导得到了相应的色散方程,获得了各物性和动力参数对液膜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突破了目前无法对幂律液膜进行双模态线性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射流扰动和液膜扰动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射流长度对撞击液膜稳定性的线性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揭示了射流长度对凝胶撞击雾化的影响规律和射流与液膜的扰动继承关系,填补了撞击雾化中射流和液膜综合线性分析的研究空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线性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破碎长度和扰动波长与经典色散方程结果符合,与实验结果趋势上基本吻合,说明本文的理论模型和推导过程是有效的。(3)对煤油和煤油凝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变形特征进行了实验分析,获得了变形量、周期和振幅等参数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来流速度和液滴粒径,通过引入剪切率控制系数构建了凝胶液滴的粘性计算模型,相对早期的计算模型其应用范围大大提升。基于TAB模型建立了凝胶液滴振荡变形模型,进行了各物性和动力参数对凝胶液滴变形振荡的影响规律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凝胶液滴的阻力特征与牛顿流体液滴相似,凝胶液滴的曳力系数可以采用目前文献给出的经典计算公式;韦伯数大于60时,液滴最大变形量基本保持不变;TAB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振幅趋势符合而定量有一定误差,需要进一步完善。(4)对煤油和煤油凝胶的破碎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分区域的剪切速率控制系数计算方法和模式划分依据,获得了凝胶液滴的破碎模式分布图像,揭示出航空煤油凝胶依然符合高-低粘度牛顿流体液滴模式分布规律。获得了凝胶液滴的初始和总破碎时间、子液滴空间分布区域大小及其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煤油和煤油凝胶破碎行为总体相似,都获得5种常见的破碎模式,分别为:振荡型、袋型、多模式、剪切型和灾型破碎模式;不同Oh数下,对比初始和总破碎时间与相关文献的计算值,发现本文提出的分区域剪切速率控制系数计算方法比目前统一的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为更精确的冲压发动内喷雾场设计和数值模拟,进而提升发动机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5)初步开展了湍气流条件下煤油和煤油凝胶液滴的破碎特性研究,给出了基于Kolmogoroff微尺度长度的湍流影响模化划分依据,拍摄了液滴破碎行为及过程,研究了液滴破碎时间和子液滴空间分布特征,获得了湍气流条件下凝胶液滴模式转换条件和湍流参数对液滴破碎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湍气流中液滴破碎具有一定随机性,低气流速度下可能经历高气流速度下的破碎模式;层流状态下转换We数剪切破碎在80~104,灾型破碎在323~423,而湍流下转换Weave数剪切破碎在37.4~46.6,灾型破碎则在79~123,数值上大大降低,说明湍流促进了气体和液滴的动量传递,加快了破碎模式转换,有利于液滴破碎。因此,在发动机喷雾场局部可以通过喷雾设备和内型面设计人为增加湍流强度从而促进凝胶的雾化质量,提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性能。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对航空煤油凝胶撞击雾化和液滴破碎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为提高航空煤油凝胶雾化质量和完善冲压发动机中喷雾燃烧组织方式及相关喷雾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图文】:

示意图,凝胶推进剂,胶凝化,冲压发动机


图1.1凝胶冲压发动机模型示意图逡逑但凝胶推进剂胶凝化后也带来很多问题,阻碍了凝胶推进剂进一步在冲压发逡逑动机中的运用。凝胶推进剂粘度高,并随剪切率变化,使得凝胶的流动控制相对逡逑于常规液体推进剂更复杂,所需系统压差也更高。由于屈服应力的存在,导致流逡逑动管道燃料滞止。特别地,凝胶的高粘性导致雾化效果差,难以在冲压发动机燃逡逑烧室中达到高效燃烧,是影响后续燃烧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如何设计雾化逡逑装置实现凝胶推进剂的高效雾化,己经成为凝胶推进剂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各逡逑国研究者从实验、理论和数值仿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凝胶推进剂的雾化机理逡逑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雾化本身的复杂性、多因素性和强烈的非线性,目前认逡逑识还远远不够。逡逑针对凝胶的低效率雾化问题,有必要加强凝胶推进剂雾化机理的相关研究,逡逑为促进凝胶推进剂的运用,指导冲压发动机雾化装置设计,进而提高推进剂的燃逡逑烧效率和冲压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创造条件。因此,,本文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逡逑方法对制备的航空煤油凝胶的撞击雾化和液滴破碎(即二次雾化)机理进行了深逡逑入细致的探讨和研宄。逡逑

凝胶,图像,凝胶推进剂,凝胶液


火焰面逦胶凝层逡逑图1.3凝胶液滴三阶段燃烧模型逡逑凝胶推进剂加入金属颗粒后,可以提高其能量特性。图1.4为相关燃料和添逡逑加剂热值及添加铝颗粒后推进剂理论燃烧温度变化情况。由此可见,添加金属颗逡逑粒后能够有效提高凝胶推进剂能量。逡逑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福强;吴晓敏;陈永根;;竖直表面液滴运动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1期

2 褚福强;吴晓敏;朱毅;;超疏水表面上多液滴合并触发液滴弹跳现象的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2期

3 李栋;张文娣;赵孝保;王鑫;钱晨露;;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滴冻结的可视化观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4 季璨;王乃华;崔峥;程林;;过热液滴闪蒸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4期

5 何成明;张鹏;;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7期

6 廖斌;朱雨建;杨基明;;冲击作用下液滴在环境液体中的演变过程及主导因素[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9期

7 李大树;仇性启;于磊;郑志伟;;液滴碰撞水平壁面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4期

8 陈卫锋;候俊香;;液-液层流射流型雾化的射流脉动与液滴形成特性[J];农机导购;2016年08期

9 朱云;;呼吸实验装置中的“液滴移动”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03期

10 杨宁;;科学家研发出防喷溅材料[J];科学大观园;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爽;张杰;倪明玖;;梯度磁场作用下锂液滴下落过程的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李英琪;王奉超;吴恒安;;曲率比对液滴在锥形基底上定向输运与停滞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王丽雅;王奉超;吴恒安;;周期性开合壁面上液滴定向输运机制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丁航;朱曦;;倾斜平板上振动液滴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丁航;穆恺;;数值研究液滴撞击粗糙壁面[A];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15年

6 张谭;刘华敏;刘赵淼;;表面张力系数对液滴形成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贺丽萍;夏振炎;;低流量微管末端液滴形成及破碎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左子文;王军锋;霍元平;谢立宇;胡维维;;气流中荷电液滴演化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屹然;罗开红;罗开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液滴碰撞在燃烧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10 高亮;曾理江;;液滴分析法在酒的在线检测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航院;清华航院陈民研究组提出纳米液滴碰撞破碎临界判据[N];新清华;2017年

2 记者 聂翠蓉;新技术让液滴悬浮并发出蓝光[N];科技日报;2015年

3 记者 陈丹;超快激光可在半导体上激起“量子液滴”[N];科技日报;2014年

4 王小龙;新法可让液滴按需形成任意形状[N];科技日报;2014年

5 孙文德;液滴透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6 庞利萍;泄漏的碱液滴到了检查专家身上[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年

7 张巍巍;美发现光电混合操控粒子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0年

8 郑庆泽;解决环卫车滴漏问题刻不容缓[N];中国建设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唐婷邋 朴淑渝;给细胞做“CT”[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莫文铸;防止衣服变脏科学家研制超疏液材料[N];中国纺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寒玉;航空煤油凝胶的撞击雾化及液滴破碎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2 廖斌;冲击作用下环境液体中液滴演变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元武智;随机分布粗糙结构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动态行为的LB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孙玉金;液滴/气泡与微结构表面的粘附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5 常家庆;压电式微量液滴分配的机理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朱毅;表面微观特征对液滴润湿状态及气液界面稳定性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7年

7 王凯;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合并诱导弹跳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李大树;液滴撞壁动力学及传热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9 杨威;液滴破碎动力学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10 穆恺;液驱流动聚焦中界面失稳及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焱立;微纳二级结构表面重液滴静动态行为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高凡;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硅胶色谱固定相制备[D];厦门大学;2017年

3 马蕊;微通道内的液滴动力学与调控[D];天津大学;2018年

4 刘友菊;牛顿流体液滴成形特性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年

5 梁伟;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中的液滴碰撞过程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6 薛成宝;液滴碰撞湿壁面问题的SPH直接数值计算研究:液滴的能量耗散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孙韫;液滴碰撞壁面问题的SPH直接数值计算研究:液滴与壁面的传热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秦缘;液滴碰撞微小固体壁面动态特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张驭洲;剪切流场中单液滴变形与破裂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及可视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8年

10 伍罕;基于表面张力限制的高通量液滴阵列制备新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1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51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