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铝合金带筋曲面件的铣削变形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11:10
【摘要】:应用于现代飞机机身的铝合金整体壁板,筋条高,结构复杂,使用传统方法成形时容易产生起皱,断裂等缺陷。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形方法,首先利用多点对压完成铝合金厚板的曲面成形,再用数控加工中心去除多余材料,得到需要的筋条结构。在零件成形后的去除过程中,铣削变形难以预测和控制。开展整体壁板铣削加工方面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依据弯曲后板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研究了在假定条件下,铣削后工件内部应力的重新分布规律,据此提出了一种回弹的预测方法,结果显示:对于一定厚度的板料,在凹侧进行铣削去除,中性层向凸面侧移动,随着铣削深度增加,板料内部中性层两侧应力分别发生变化,应力释放产生的回弹亦会受到弯矩变化的影响,当铣削去除超过原始中性层时,回弹达到最大值。利用有限元模拟和铣削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证明所建立的回弹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残余应力分布及回弹。研究了曲面件几何参数和铣削参数对工件变形的影响。不同几何参数曲面件的回弹结果显示:两方向弯曲半径相同的双曲率试件回弹更均匀;板料的初始厚度越小,铣削后曲面试件的回弹量越大;筋条厚度越大,试件的回弹越小。铣削参数与铣削后工件表面应力的关系为: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表面应力由压应力向拉应力过渡;切深越大,表面压应力越大;切削速度越大,表面压应力越小。非平衡应力的重新分布导致板料变形:铣削深度越大,变形量越小;铣刀主轴转速和铣削速度越大,变形越大。铣削应力与初始应力共同作用对工件的变形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取决于待铣削位置处残余应力的性质。针对本文试验件,提出了三种铣削方案,对比分析了其铣削过程,确定由外向内的“回”字形路径为最优方案。铣削路径及参数如下:第一步,按照应力在板内的“次集中区—非集中区—集中区”的顺序,选用较小主轴转速和铣削速度铣削去除6 mm;第二步,路径参数与第一步相同,在应力集中区域铣削去除2 mm,其他区域去除6 mm;第三步,选用“集中区—次集中区”的去除顺序,保持较小的主轴转速和铣削速度铣削去除2 mm;铣削完成后,增大转速和铣削速度,按照相同路径去除2 mm材料,完成试件的铣削加工。优化的路径和参数能保证板料在每一步的变形都被控制在最小。
【图文】:

残余应力分布,配模,压装,多点


且工件内部的应力难以测量。计算机仿真成为我们研究题的有效方法。ABAQUS 作为通用的数值模拟工具,不仅可以解决线性和非线性问题,也能够求解复杂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和准静态问 ABAQUS 模拟整体壁板的整个加工成形过程(多点对压、回弹、铣体现弯曲后板料内部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预测加工变形,优化加效地研究板料的变形规律。多点对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点对压的装配模型如图 2.1 所示。模型中涉及的几何部件主要包括性垫(避免压痕)和铝合金厚板。多点模具的几何模型运用 Ging(简称 GM)软件创建。合模后生成球头位置坐标,以部件形US 软件中可自动生成多点模具。铝合金厚板和弹性垫的几何模 三维数字化绘图软件构建完成。

拉伸试样,尺寸,轧制方向


尺寸如图2.2 所示。分别沿 0°方向(轧制方向),45°方向和 90°方向(垂直轧制方向)切取得到 3 组试样,拉伸试样如图 2.3 所示。图 2.2 拉伸试样尺寸Fig.2.2 Dimensions of tensile specimens图 2.3 拉伸试样Fig.2.3 Tensile sample使用 CRIMS-DNS100 型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对 7B04-T7451 铝合金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获得其名义应力应变,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继而可以转化为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得到材料的特性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试验在室温下进行,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6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爱励鼎胜航空用铝合金板项目年底投产[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2年10期

2 ;东轻公司铝合金板带生产线项目奠基[J];铝加工;2008年05期

3 碓井荣喜;梁其第;;包装用铝合金板的制法[J];轻金属;1987年05期

4 董祥林,田铁忠;微动对铝合金板典型接头疲劳强鹿的影响[J];航空学报;1988年S1期

5 李益广;LY12M铝合金板深冲炸裂分析(摘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5期

6 曹跃华;;易开盖铝合金板[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8年10期

7 徐玉香;;铝合金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J];国外铁道车辆;1988年04期

8 周永益;;换热器用优质铝合金生产法[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9年06期

9 Н.Д.Лукашкин;顾景诚;;深拉储罐用铝合金板的生产[J];轻金属;1989年03期

10 吴海旭;杨丽;王周兵;孟祥军;秦利;;时效制度对6063铝合金板硬化指数n值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小农;王昆;楼政权;熊哲;罗永峰;;铝合金板式节点高温承载性能数值模拟[A];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孙晓峰;马世宁;钱海峰;朱乃姝;;微波固化复合材料贴片修复铝合金板的静态力学性能[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四)[C];2010年

3 朱璞;李侯君;陈进文;鞠苏;江大志;;紫外光固化复合材料修复铝合金板力学性能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玻璃钢/复合材料》2016增刊)[C];2016年

4 李伟;;5052H32状态铝合金板带生产工艺探析[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黄海林;姜德文;刘光伟;张明亮;;基于双剪试验的铝合金板-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研究[A];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9年

6 郭淑燕;巫英豪;张永焯;熊哲;;不同杆件内力下铝合金板式节点弯曲性能数值模拟[A];第十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二:空间结构[C];2018年

7 关绍康;;铝合金板带连铸连轧节能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A];铝冶炼节能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熊爱奎;;2B06铝合金板料充液拉伸的研究[A];“装备中国”2016年“滨海杯”高端装备工业设计大赛论文集[C];2016年

9 葛连福;李宏;杨建华;;铝合金板和锌合金板屋面[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人鹏;刘林林;郭小农;罗永峰;;铝合金板式节点平面外受弯滞回性能数值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黎明 通讯员 徐勇文;高端铝合金板项目落户镇江[N];中国冶金报;2011年

2 谢勇;国内最大铝合金板带项目落户镇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记者 蔺健 王强;中铝东轻公司铝合金板带生产线项目奠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4 文言;欧洲防洪用铝合金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3年

5 黄伟 晏培娟;高端铝合金板项目在镇江开工建设[N];新华日报;2011年

6 王祝堂;建设大型再生铝合金板带厂的设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7 王讯;赣州铝业高精度铝合金板带项目进展顺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8 马弋惠 梅永生 姜木金;国内最大铝合金板带项目落户京口[N];镇江日报;2010年

9 李闻华 梅永生 林兰;国内最大航空铝合金板项目镇江开建[N];镇江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冼敏 实习生 莫冬娇;南南铝业年产2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项目2012年投产[N];南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t1玉;冷轧AA6061铝合金的织构、微米压痕与腐蚀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沈智;6014铝合金温热冲压成形性能与工艺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

3 郭正华;铝合金板温成形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杨孚标;复合材料修复含中心裂纹铝合金板的静态与疲劳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张学广;基于损伤理论的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张伟;铝合金板温成形接触和摩擦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永宁;Mg/Al液固扩散连接界面特性的数值计算[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8 侯波;面向制造的铝合金材料失效准则建模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琳琳;轻合金典型薄壁回转件热旋压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彤;铝合金带筋曲面件的铣削变形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武世杰;开孔CFRP与铝合金无铆钉铆接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耿平;铝合金车身覆盖件全工序成形模拟与精度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4 刘蒙;2219铝合金铣削有限元仿真及参数优化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年

5 张少华;铝合金引擎盖外板冲压回弹控制及型面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王鹏;5052铝合金板料冲压成形摩擦特性的实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湖南工业大学;2018年

7 秦健;铝合金板热成形工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8 马奇;考虑板式节点半刚性性能的铝合金屋架结构安全性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8年

9 曹丰;不同润滑条件下铝合金摩擦因数测定与成形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0 王磊;汽车铝合金门外板冲压成形及回弹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56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56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