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A的结构试验杠杆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图文】:
飞机结构设计和制造是否合理的最终鉴定手段,,对此,军机规范和民机适航条例均有明确的要求,通过全机结构验证试验是型号定型或取证的必要条件之一[3]。从上世纪 50-60 年代起,静力试验开始使用杠杆系统加载,并采用协调加载系统,保证各加载机构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加载值进行加载,在对试验结构进行破坏试验时,可以实现自动卸载,避免破坏部位持续扩大,损坏结构。70-80 年代,静力试验采用电动液压伺服系统,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闭合回路协调加载。90 年代至今,全机静力试验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静力试验的过程中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如机械设计、力学、测量控制、测试操作和项目管理等,它还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尽可能保证现场测试的高度安全,减少测试时间和成本[4]。自 2000 年开始,日本技术研究中心开始研制“先进技术验证机”(ATD-X“心神”)并进行了静力试验,主要是验证了战斗机部件和整机强度、刚度以及变形[5],如图 1.1 所示;2002 年 5月 31 日,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完成 F-22 静力试验[6];2003 年,瑞士科研人员对 F/A-18 多用途战斗机进行了全机结构静力试验,对全尺寸的试样进行刚度测量,验证了模型有限元仿真的正确性[7-8]。2009 年,波音公司在埃弗雷特工厂对波音 787 静力试验机进行静力试验,并于 11 月30 日完成了波音 787 所有的静力试验[9],如图 1.2 所示。
飞机结构设计和制造是否合理的最终鉴定手段,对此,军机规范和民机适航条例均有明确的要求,通过全机结构验证试验是型号定型或取证的必要条件之一[3]。从上世纪 50-60 年代起,静力试验开始使用杠杆系统加载,并采用协调加载系统,保证各加载机构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加载值进行加载,在对试验结构进行破坏试验时,可以实现自动卸载,避免破坏部位持续扩大,损坏结构。70-80 年代,静力试验采用电动液压伺服系统,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闭合回路协调加载。90 年代至今,全机静力试验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静力试验的过程中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如机械设计、力学、测量控制、测试操作和项目管理等,它还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尽可能保证现场测试的高度安全,减少测试时间和成本[4]。自 2000 年开始,日本技术研究中心开始研制“先进技术验证机”(ATD-X“心神”)并进行了静力试验,主要是验证了战斗机部件和整机强度、刚度以及变形[5],如图 1.1 所示;2002 年 5月 31 日,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完成 F-22 静力试验[6];2003 年,瑞士科研人员对 F/A-18 多用途战斗机进行了全机结构静力试验,对全尺寸的试样进行刚度测量,验证了模型有限元仿真的正确性[7-8]。2009 年,波音公司在埃弗雷特工厂对波音 787 静力试验机进行静力试验,并于 11 月30 日完成了波音 787 所有的静力试验[9],如图 1.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1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兆斌;李明强;李健;;大型运输机全机静力试验总体规划与实施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5年10期
2 孙全颖;王艺霖;杜须韦;;遗传算法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王海军;王高利;唐吉运;;杠杆加载方式消除逆负荷现象的方法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5年02期
4 王寅同;王建东;陈海燕;徐涛;孙博;;一种代表点的近似折半层次聚类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5年02期
5 杨广根;杨磊;;直升机静力试验杠杆加载系统的载荷配重计算方法[J];直升机技术;2014年03期
6 郝博;李亚南;;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钣金零件检测规划技术[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22期
7 刘冰;刘兴科;张建锋;;某型飞机升降舵静强度试验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3年03期
8 深蓝;;国产ARJ21-700飞机完成限制载荷静力试验[J];航空制造技术;2013年16期
9 侯同济;张建锋;滕申科;;飞机结构静力试验CAD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年02期
10 强宝平;;全尺寸飞机结构试验技术[J];航空科学技术;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建民;计算机辅助强度试验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连国;面向大展弦比机翼静力试验的加载机构研究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2 段明秀;层次聚类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鑫;层次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荣杰;基于凝聚层次聚类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算法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5 何子华;某飞机机身加装外挂后静力试验初步方案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何虎翼;聚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陈江宁;飞机结构试验加载系统集成与交互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闫小东;飞机结构试验载荷交互式演算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何朝良;基于CATIA/CAA平台的虚拟装配路径规划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廖桔;基于CATIA/CAA的虚拟装配环境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2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6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