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雷诺数下高性能多级低压涡轮气动设计与分析
【图文】:
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航空发动机设计及制造水平的快速发展,作为功率输出的关键部件低压涡轮,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发动机的推力、耗油率及可靠性。现如今我国自主研发商用大飞机 C919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市场,为配备自主研制的大涵道涡扇发动机,必须使其具备耗油率低、污染小、推力大等特点。目前,,低压涡轮部件重量占到整个发动机的 20%~30%,级数可多达5~7 级[1],在设计工况下不考虑低雷诺数效应,多级低压涡轮部件效率都在较高的水平上(90%~93%)。航空发动机经过了大约半个世纪的发展,低压涡轮的整体效率大约只提高了13%,目前要想进一步提高低压涡轮效率将会变得非常困难[2]。Wisler 曾在 1998 年说过,当提升发动机效率变得很艰难的时候,通过减少发动机的整机或部件重量,也可以极大的减少发动机油耗、制造等运行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这成为低压涡轮技术发展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方向,图 1.1 为 GE nx 涡扇发动机示意图,其低压涡轮采用超高升力叶型设计理念。
图 1. 2 GP7000 低压涡轮叶片数发展趋势[6]以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的科研项目《多级低压涡轮 RANS/LES 三程序研究》为背景,在课题组 CFD 求解器 NUAA-Turbo[7][8]基础上,对 RA型进行数值验证,对低压涡轮中低雷诺数效应及多级叶排中上游尾迹对边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完善基于叶型曲率控制的涡轮三维造型程序,探讨雷诺数效应的敏感程度,并对现有的多级低压涡轮进行改型或再设计,旨压涡轮气动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级低压涡轮设计发展多级低压涡轮部件与风扇、低压压气机相接,为保证足够输出功率,低压平均半径高、叶片长、叶型弯折角大等特点[9]。受到高压涡轮和过渡段流流道扩张角大、叶栅通道收缩比低,气流不断膨胀、密度降低,后面几级数进一步减小,边界层层流化可能在逆压力梯度作用下出现开式分离。低轮机械,随着对内流流动机理的深入理解和计算能力的高速发展,航空叶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具体流程可以分为一维参数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丹;郭福水;罗钜;赵磊;陈辉煌;闫成;;考虑流道和轮盘结构的多级低压涡轮多学科优化方法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8年06期
2 卫刚;王永明;王松涛;王仲奇;张保文;;高性能低压涡轮设计与试验[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3年02期
3 王松涛;刘勋;周逊;冯国泰;王仲奇;;低压涡轮低雷诺数条件下气动性能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1年05期
4 敖斌;王悦欣;罗运芬;史洽;;某型机低压涡轮外环钎焊技术[J];焊接;2015年05期
5 尹丽萍;王云鹏;李健;;低压涡轮导向器叶片更换工艺研究[J];价值工程;2014年20期
6 李洋;佟文伟;栾旭;张开阔;;发动机低压涡轮工作叶片裂纹失效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学牛;;减少低压涡轮二次流损失的方法[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5期
8 安兆强;陈强;郝晟淳;马永峰;才彦双;刘宇;;大涵道比发动机多级低压涡轮试验技术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8年06期
9 冯晨;唐庆如;;某型航空涡轮发动机低压涡轮后框架应力比较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年07期
10 柳阳;;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出口温度标定方法研究与应用[J];航空发动机;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子军;王健;刘宁;马蕾;;低压涡轮的固定销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胡松岩;;大飞机发动机多级低压涡轮设计技术分析[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伟;于丽君;万利;王增玉;;某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工作叶片振动特性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陈立杰;谢里阳;;某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工作叶片静强度分析[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徐志伟;袁春香;郭昊雁;宋友辉;王大磊;陈宝延;;大扩张低压涡轮级设计改进数值研究[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发动机内流气动技术[C];2017年
6 句彦松;黄向华;;某型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叶尖径向间隙数值分析[A];2015年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7 张欢;陈予恕;;航空发动机临界转速计算[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8 董妍;乔思佳;刘伟;;某型转子叶片振动疲劳研究[A];2016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9 万媛媛;杨养花;马增祥;;弹性外环扇块设计及装配分析研究[A];2019年(第四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9年
10 吴虎;李密;;基于实验数据关联的涡轮部件非设计点效率预测方法[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曹军;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新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2年
2 罗志英;“太行”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N];中国航空报;2006年
3 张焱;澳航A380与遄达900陷入僵局[N];中国航空报;2010年
4 记者 刘兴;IHI在GE9X发动机项目中份额超过10%[N];中国航空报;2016年
5 王欣;黎明盘轴厂轴工部提前完成全年任务[N];中国航空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刘葆华 通讯员 孙红良 王兴石 杨杏芬;飞机“心脏”保护神[N];中国民航报;2010年
7 肖滴;F136终止是福是祸?[N];中国航空报;2013年
8 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贾东晨;打造航空绿色环保动力[N];中国航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文;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内部流动及换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李超;低压涡轮叶栅流动分离控制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王云飞;低压涡轮叶栅非定常流场演化特性的大涡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胡书珍;高低压涡轮过渡段内部复杂流动机理及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杰;低雷诺数下高性能多级低压涡轮气动设计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潘炳华;某型发动机低压涡轮工作叶片内冷结构的改进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于飞龙;低压涡轮动叶冷却结构的改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林雪平;变几何发动机稳态性能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朱榕川;某型低压涡轮动叶冷效试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黄进;高载荷低压涡轮内动力学粗糙度流动控制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7 李得英;低压涡轮正问题中损失模型应用研究及气动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黄涛;紧凑式涡轮过渡段气动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崔涛;大型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的气动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付斐;高负荷低压涡轮叶片吸力面边界层流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5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6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