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三维设计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5:49
【摘要】:跨音速风扇和增压级是双轴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其中风扇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起飞及巡航状态下均提供发动机推力的75%左右,所以风扇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机性能。传统的大涵道比跨音速风扇由于叶片中上部存在较强的激波,从而导致了较大的激波损失、附面层损失及二次流损失。而双轴涡扇发动机中的增压级虽然压比相对较低,但由于叶尖速度同样较低导致其叶片负荷仍然很大,此时角区分离或轮毂-角区失速及易在通道内出现并造成严重的总压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代大涵道比风扇及高负荷增压级均采用三维叶片设计,为了深入了解三维叶片对大涵道比风扇及增压级性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本文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利用一维计算程序、S2通流计算程序、叶片造型程序等工具设计了一台涵道比为12.5、流量为248.4kg/s的大涵道比风扇及流量为18.4kg/s、压比为1.45的内涵增压级,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正和校核,并最终使风扇设计点效率达到91%,增压级前两级的设计点效率达到89%。然后,基于设计出的风扇及增压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掠角、掠高和前后掠设计对风扇性能、失速裕度及叶顶泄漏的影响及采用不同弯角、弯高的静子对增压级性能及轮毂-角区失速的影响。在对风扇掠型的研究中发现:风扇的前掠可以有效增加风扇的失速裕度,而失速裕度的增加幅度会随着掠角的增加而增大,即掠角为25°的前掠风扇失速裕度增加4%,掠角为50°的前掠风扇失速裕度则增加了10%。此外,风扇的前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风扇的高效率运行范围。掠型设计对顶部泄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前掠叶片可以降低叶片顶部附面层的厚度,从而减少泄漏涡能够卷吸的低能流体。在对增压级静子弯曲的研究中发现:采用大弯角和贝塞尔曲线-直线-贝塞尔曲线(BLB)积叠的静子的增压级可以有效抑制角区部分的低能流体堆积,从而抑制近失速点角区低能流体向上跃起的幅度,拓宽增压级的运行范围。其次,BLB弯曲静子可以提升设计点流量附近的增压级效率,且效率的最大提升幅度均在1%左右。大弯角的BLB弯曲静子叶片根部前缘在近失速点会产生一个尺度较大的分离涡,而该分离涡是导致采用以上静子的增压级失速的主要原因。
【图文】:

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发动机,耗油率


图 1.1 Rolls-Royce Trent1000 涡扇发动机进的出现,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新一过 10。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 2016 年投入运营的普惠公研的国产 CJ1000 系列发动机,其中 PW1000 系列最比已经达到 12.5。同时,该型发动机的耗油率和噪声较 20dB[1]。

涡扇发动机,涵道比,燃油消耗率,道比


图 1.1 Rolls-Royce Trent1000 涡扇发动机改进的出现,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新一代超过 10。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 2016 年投入运营的普惠公司研的国产 CJ1000 系列发动机,,其中 PW1000 系列最道比已经达到 12.5。同时,该型发动机的耗油率和噪声较上 20dB[1]。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3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作彪;周琨;李佳;;民用大涵道比风扇S2反问题设计[J];科技导报;2015年14期

2 孙海鸥;叶楠;王纪达;宫宇;王忠义;;叶顶间隙对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的影响[J];航空发动机;2014年03期

3 沙心国;严明;刘政良;;多级轴流压气机级间匹配特性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4年01期

4 聂晶;杨瑾;童悦;;大型民机发动机关键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航空制造技术;2012年21期

5 姜斌;郑群;王松涛;冯国泰;;跨声速风扇的弯、掠三维设计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08期

6 罗钜;胡骏;李亮;赵运生;;弯曲叶片对压气机轮毂-角区失速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陆华伟;郭爽;陈浮;钟兢军;王仲奇;;带根部间隙的直、弯压气机静叶流场的实验[J];推进技术;2009年05期

8 靳允立;胡骏;;叶片弯掠对多级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J];推进技术;2009年01期

9 屠宝锋;胡骏;王志强;李亮;;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特性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1期

10 姜斌;王松涛;孙玺淼;王仲奇;;跨音风扇顶部激波、泄漏流作用的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葆实;;大涵道比风扇和增压级气动设计难点分析[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邱名;高级压比轴流压气机转子通道内激波组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罗钜;高性能风扇/压气机三维叶片气动设计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杜娟;跨音压气机/风扇转子叶顶泄漏流动的非定常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毛明明;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动叶弯和掠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华良;采用叶片弯/掠及附面层抽吸控制扩压叶栅内涡结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洪林;机匣处理对压气机叶尖间隙流动影响的数值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2 张毅;风扇叶片气动性能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迟雪;高负荷超音压气机转子叶片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胡应交;民用大涵道比风扇气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卢新根;轴流压气机转子内流数值模拟及叶顶间隙泄漏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1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71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4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