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对转轴间集油结构收油效率分析
【图文】:
构的收油效率,描述了环下润滑轴承供油过程中的两相流动,分析了引起集油结构收油损失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对应的改进方案,是某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的需求。本文所研究的主轴承结构如图 1.1 所示。高、低压转子轴(后文简称高、低压轴)以高转速反向旋转。来自供油部的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从低压转子轴上的油孔甩入高、低压转子轴之间的环腔。高压转子轴上的集油环槽起到集油的作用,,其后端的油坝阻挡滑油向轴承腔流动。收集的滑油经高压转子轴上的油孔、贮油槽、轴承内圈和轴承内圈上的油孔向轴承滚动体供油。图 1.1 对转轴间集油结构示意图图 1.2 是对转轴间集油结构轴间环腔的局部放大图(图 1.1 中红色方框部分),在低压转子轴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滑油靠低压轴油孔一侧被甩入环腔,并大部分落入高压转子轴的集油环槽中,在其表面上形成一层滑油。在高压转子轴的离心力作用下,这层滑油以类似溢洪孔的方式流入高压转子轴上的油孔。轴间环腔中的空气在相对旋转的转子轴作用下形成内、外层反向流动的环流,同时封严空气从环腔的前端流入。对转轴间的滑油会以液块或滑油颗粒等形式在复杂气流作用下从油坝一侧流失,这些从环腔流失的滑油无法进入高压轴油孔,对轴承的润滑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图 1.2 集油结构轴间环腔局部放大图路为:先初步确定可能引起集油结构收油损失的几种型和理论计算模型,根据对各模型计算结果的定性分果的定量分析,确定了影响收油效率的主要原因,进方案。油损失原因初步分析的集油结构中的存在复杂的两相流动,滑油会因为多步分析,可能造成集油结构中滑油流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环槽上的油层厚度由滑油从轴承内圈油孔进入轴承腔到油坝高度时,油层上的滑油会在封严空气的吹扫下能以颗粒的形式从低压轴甩出,同时滑油到达高压转等因素也会在轴间形成滑油颗粒,这些滑油颗粒同样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蓉;;油田集油系统节能新技术[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9年02期
2 刘刚;;油田单管电加热集油工艺技术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6年12期
3 徐永清;;百姓美味 锅贴飘香[J];美食;2017年09期
4 张伟哲;史伟达;任鸶鸶;;萨中油田集油工艺在油田应用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2期
5 李浩然;;油田集油工艺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7期
6 耿玉广;陶宝胜;杨建雨;刘海俊;张伟;李胜华;;岔河集油田地面集油系统简化技术及应用[J];石油规划设计;2012年06期
7 曾晟;张伟;孟玲莉;;单管通球不加热集油工艺[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年12期
8 张书文;;杏南油田不加热集油技术应用效果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08期
9 王玉文;;萨北油田单井集油工艺及配套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06期
10 马绪军;薄胜杰;;沙漠油田零散井集油设计[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斌斌;杜颖;韩敬艳;高军伟;姜宇飞;;集油罩在海底管线维修中的应用[A];2015年深海能源大会论文集[C];2015年
2 刘扬;王志华;成庆林;李玉春;;油水乳状液转相特性及其对集油工艺适应性的影响[A];流变学进展(2012)——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王旗;李云;刘哲;何旭东;杨国强;;浅析出油管道常温集油工艺应用效果[A];第十五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9年
4 宁雯宇;杨正然;陈锐;陈磊;;火驱稠油流变特性对集油工艺的适应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朱智勇;黎国芬;杨阳;张幸才;史先平;白亮;;郝坨梁采油作业区地面冷输技术实践[A];第十二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江建林;陈锋;郭东方;李雪峰;王新君;吴秀丽;黎贵青;;天然混合羧酸盐/黄孢胶驱油剂在胡状集油田胡5-15井区先导试验[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一分册)[C];2003年
7 李厚补;戚东涛;魏斌;丁楠;蔡雪华;齐国权;;集油用塑料合金复合管接头脱落失效分析[A];2015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姬文江;蒋小国;马有德;饶利平;颜丙海;高谢栋;;管道冷输机理研究及现场应用[A];第十五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9年
9 朱智勇;陈英利;魏向军;段蓉蓉;黎国芬;孙晶;胡琮;牛同;;郝坨梁油田冬季冷输或控温集油可行性研究[A];绿色石化·创新集成·效能提升——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5年
10 鲁永强;陈敬良;邢二涛;;贝尔油田混输工艺技术适应性简析[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怀发;中原采油二厂集油干线“手术”收效显著[N];中国石化报;2007年
2 通讯员 韩国勇;一年可省能耗费170万[N];大庆日报;2011年
3 刘国安 董志英;工艺思想上的一场革命[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操秀英 韩义雷 李丽云;超越前人[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祥飞;示范工程:给我们多少示范[N];中国石油报;2010年
6 张兆发;昔日闲置井今日捞油忙[N];中国石化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雷凤颖 通讯员 邓云斌 刘海;在减与增中诠释优化[N];中国石油报;2015年
8 袁春令 卫明艳;临沂规划建设万亩牡丹产业园[N];中国绿色时报;2015年
9 冷述民 程慧春;小站巾帼[N];石油管道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齐莉莉;小断块开采的质量效益路[N];中国石油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鞠志忠;大庆外围油田降温集油输送及综合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璐璐;航空发动机主轴承-集油结构传热分析[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王酉名;航空发动机对转轴间集油结构收油效率分析[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杨玉婷;新疆昌吉油田致密油集油工艺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4 赵芸黎;板北油田不加热集油水力热力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王红全;低产油田高含水期单管不加热集油工艺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6 徐巧峰;葡北地区低效地面集油系统改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李乐;油水分离集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李朋;特高含水期单管通球不加热集油工艺适应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9 杨丽;石油储运集油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刘昌华;稠油集油工艺流程适应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699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9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