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动燃油泵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
【图文】:
图 1.1 多电发动机主要技术组成统航空发动机中,动力系统主要由液压或者气动机械式调节器实现,给主是由发动机转子驱动的附件齿轮箱,这些复杂机械液压结构传动装置及以占发动机总重量的 20%。传统航空发动机中的燃油泵大多为齿轮泵,为实现精确供油,多余的燃油需要流回油箱,这样大量回油会损耗一定动机中的电动燃油泵由独立电机及控制器驱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燃动电机转速,尽量减少回油甚至无需回油,从而简化了燃油动力控制系统效率,一定意义上也增强了可靠性。因此,电动燃油泵可以一定程度、推重比以及维护性等日益严苛的高性能要求,研究意义重大。动力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19]:(1)性能要求,主要包括在任何干扰下工作状态的稳定性都达标;控制系统稳态精度高,以保证动力装置的性靠;动态性能良好且品质可靠。(2)重量要求,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最是推重比要大,这就要求发动机部件重量都要减轻,对控制系统也不例,指能够在要求范围内实现设备功能,是良好性能的前提,这在航空领靠性设计繁重而复杂,需要大量的试验、积累大量的资料才能做出符
图 1.4 Vikers 集成封装燃油泵 图 1.5 电动涡轮泵剖视图博世公司研制的电动涡轮燃油泵中的叶片泵涡轮和电机转子同轴安装,进出油口放在壳体两端,壳体结构得到很大简化,如图 1.5 所示。在工作时,电机转子转动带动传动轴从而驱动涡轮旋转,将燃油吸入壳体内部浸泡转子从而带走热量起到冷却作用。兰州理工大学研制的叶片集成式电液泵采用三相异步电机驱动叶片泵,泵中心轴和电机内部相连,从而缩小了一半体积,减少了 7dB 噪声[15]。1.2.4 电机控制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现代控制理论发展逐渐成熟,在电气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普遍的推广应用,交流电机的调速策略从最早的比值恒定或者转差频率控制策略,已经发展到先进的矢量或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瞬时转矩控制的精准度得到较大提升,加速度控制、速度控制以及位置控制等性能进步明显。永磁同步电机所采用的控制技术中,,PID 类型的控制器原理简明、结构简单、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易于实现、理论体系完整且控制稳态精度较高,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复杂工况的应用场合,由于对控制性能的要求逐渐变高,常规 PID 控制器采用一组控制参数已经不能适应控制对象的模糊不确定或参数的变化,难以克服控制系统受到的各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V2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春江;王培良;;基于DBN-PID的木材干燥窑参数检测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年01期
2 王莉娜;朱鸿悦;杨宗军;;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5期
3 孔繁余;何玉洋;郑德;张慧;夏斌;;外啮合齿轮泵流量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孙志军;薛磊;许阳明;;基于深度学习的边际Fisher分析特征提取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4期
5 袁雷;沈建清;肖飞;陈明亮;;插入式永磁低速同步电机非奇异终端滑模观测器设计[J];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6 吴志琨;李军;时瑞军;;多电航空发动机研究现况及关键技术[J];航空工程进展;2012年04期
7 丁硕;巫庆辉;;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性能对比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年11期
8 刘军;敖然;韩海云;秦海鸿;朱德明;;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电流环优化设计[J];微特电机;2012年06期
9 胡勤丰;李豹;左月飞;范仁凯;曹辉;;电动伺服系统电流环设计[J];电源学报;2011年06期
10 马军;;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分析与计算[J];煤矿机械;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晓光;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齐亮;基于滑模变结构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问题研究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郝振洋;六相永磁容错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熊飞;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建模分析和电磁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林伟杰;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炜;基于BP神经网络PID算法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文霞;基于模糊PID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3 魏超;PMSM参数辨识及其无模型电流预测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钱一凡;面向航空电动燃油泵的齿轮泵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马海志;BP神经网络的改进研究及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陈浩;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7 单外平;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变速器故障分类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霞;双绕组永磁容错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秦超;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10 赵天旭;全电飞机驱动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01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0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