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自抗扰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11 02:46
【摘要】: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社会,快递的空中投送,航拍的流行,飞行器驾驶等逐渐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儿时假期所放的风筝,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遥感飞行器。飞行器由于其机动性好,适应力强,结构简单,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军事战争和民用生活。微电机技术,能源存储技术、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民用飞行器市场的日益扩大,掀起了国内外研究热潮。本文就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四旋翼飞行器的串级PD姿态控制系统,自抗扰姿态控制系统,改进型自抗扰姿态控制系统与PD位置控制系统。本文对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历史、机体结构、飞行原理、控制系统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述,结合经典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知识,根据牛顿欧拉方程对四旋翼飞行器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到四旋翼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易受到紊流风场的影响,根据Dryden模型对紊流风场的描述,建立紊流风场模型。分析了紊流风场中四旋翼飞行器受力情况。在MATLAB/Simulink里搭建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和紊流风场模型。考虑系统具有非线性、强耦合、欠驱动、模型参数与内部参数不确定、易受外界干扰等特性,设计了基于串级PD控制的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在simulink上进行仿真验证,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串级PD的控制性能与在紊流风场作用下的控制性能。由串级PD控制性能的优缺点引出自抗扰控制器,分析四旋翼飞行器的自抗扰控制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飞行器离散型自抗扰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自抗扰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并与串级PD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论:自抗扰控制器具有更快的调节时间;控制系统没有超调量;以及在紊流风场作用,自抗扰控制器可以获得更好的抗风性能。考虑飞行器易受到较大干扰,为了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提高自抗扰控制器的状态量的跟踪性能以及控制器抗干扰能力,对自抗扰控制器进行改进。先对自抗扰控制器采用fal函数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再对自抗扰控制中的fal函数进行改进,得到更优的newfal函数。采用newfal函数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并对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对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同时设计了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控制。仿真结论:改进的自抗扰控制器的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状态量跟随效果比原自抗扰跟随效果更优,调节时间更短,在遇到较大干扰时,对干扰的估计更精确,抗干扰能力更强。
【图文】:

航模,飞行器,旋翼飞行器


仿真表明反ki法可以使系统稳定,跟踪性能好。文献[9]针对四旋翼飞行器采用反法,对控制器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了优化整定,仿真验证了反ki法的可行性。反ki方法的鲁棒性较差,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抗干扰能力较差,需要对其进行实的动态补偿。(4)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是系统调节自身控制参数和特性来适应系统和动态扰动的化,因此自适应控制方法适合未知系统模型。四旋翼飞行器易受到干扰,且系统参难易识别,自适应控制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C.David 等[10]采用自适应非线性控制法,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的扰动进行补偿,稳定了系统误差,提高了系统控制性,减少了跟踪误差。L.Taeyoung[11]设计了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的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器,很好的解决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四旋翼飞行器的研究不仅诞生了很多优秀理论成果,还有一系列四旋翼飞行器的品。美国 Draganflyer 公司采用炭纤维和高效能塑料作为机身材料,通过遥控装置进姿态调节和控制,研发 X-Pro 飞行器遥控航模,是四旋翼飞行器的典型代表。该飞器的四个旋翼可以折叠,便于运输和保存,主要用于航拍,如图 1.1。

微型飞行器,旋翼飞行器


仿真表明反ki法可以使系统稳定,跟踪性能好。文献[9]针对四旋翼飞行器采用反法,对控制器参数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了优化整定,仿真验证了反ki法的可行性。反ki方法的鲁棒性较差,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抗干扰能力较差,需要对其进行实的动态补偿。(4)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是系统调节自身控制参数和特性来适应系统和动态扰动的化,因此自适应控制方法适合未知系统模型。四旋翼飞行器易受到干扰,且系统参难易识别,自适应控制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C.David 等[10]采用自适应非线性控制法,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的扰动进行补偿,稳定了系统误差,提高了系统控制性,减少了跟踪误差。L.Taeyoung[11]设计了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的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器,很好的解决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四旋翼飞行器的研究不仅诞生了很多优秀理论成果,还有一系列四旋翼飞行器的品。美国 Draganflyer 公司采用炭纤维和高效能塑料作为机身材料,通过遥控装置进姿态调节和控制,研发 X-Pro 飞行器遥控航模,是四旋翼飞行器的典型代表。该飞器的四个旋翼可以折叠,便于运输和保存,主要用于航拍,如图 1.1。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超;吴江浩;;微型扑旋翼飞行器悬停的空气动力学研究[J];无人系统技术;2018年04期

2 宋洪达;郝桂丽;;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风;2018年01期

3 张权权;王立成;李浩;;微型四旋翼飞行控制器设计[J];科技视界;2016年27期

4 涂世军;张力平;张文涛;;基于虚拟仪器的旋翼特性测试平台开发[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5 佟刚;周凯;项松;;基于片条理论的微型旋翼设计[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6 李锋;孙文杰;张帆;;适应强旋翼噪声环境的语音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年12期

7 高庆吉;张运好;王晓丽;;六旋翼飞行器目标搬移控制方法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年02期

8 贺良华;王媛媛;;小型旋翼无人机巡线模拟降雨系统[J];测控技术;2017年02期

9 邹存名;姚婷婷;岳伟;王宝凤;;多种算法下的四旋翼飞行器高度控制设计[J];控制工程;2017年01期

10 魏文菲;张春元;李超;常绪涛;王春柳;;某四旋翼飞行器机架的模态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运祥;万志强;严德;;收藏类复合式飞行器旋翼折展系统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2 朱清华;董凌华;李春华;周国臣;王海;;旋翼飞行器及其系统发展研究[A];2014-2015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6年

3 万慧;齐晓慧;董海瑞;;四旋翼两种姿态控制方法及性能比较[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4 樊晓平;李斌;;重心变化四旋翼的建模与自抗扰控制[A];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C];2017年

5 董龙雷;朱龙飞;;四旋翼飞行器的地面效应分析[A];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帅;武杰;王畅;李嵩;;无风环境下旋翼与舰船干扰的实验研究[A];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9年

7 王兵;孔德义;;基于猫头鹰翅膀特征的旋翼叶片仿生设计[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8 尹春望;陈德军;吴志刚;;一种先进的旋转旋翼动特性综合测试技术[A];2015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9 赵长辉;杨五兵;李波;杨光;;固定翼四旋翼复合飞行器[A];2014(第五届)中国无人机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吴志刚;秦强;;影响旋翼轴载荷测试精度的因素分析[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陈昱 刘瑾;从“敢为人先”到“跨越发展”[N];中国航空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李伟;只能飞半小时?给无人机建个充电桩[N];科技日报;2016年

3 潘敬文;还用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快4倍![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张强;中国重型直升机呼之欲出[N];科技日报;2017年

5 刘楚;1+1>2?共轴双旋翼的奥妙[N];中国国防报;2017年

6 蒋善军 王献伟 宋晰 胡元珏 江华 王玉东;飞防设备:标准待规范 技术须求精[N];农资导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李大庆;激光“低空卫士”:专治“黑飞”无人机[N];科技日报;2017年

8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的决定[N];中国交通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张佳星;看到这样的无人机 你怦然心动么[N];科技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吴温 通讯员 苏超;为无人机安上智慧“大脑”[N];石家庄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春阳;多旋翼无人飞行器高机动飞行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廉琦;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气流变化机理及喷头安装位置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3 付炜嘉;旋翼桨尖涡高精度数值模拟与流动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徐明;最优转速旋翼直升机总体气动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韩忠华;旋翼绕流的高效数值计算方法及主动流动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魏鹏;旋翼非定常流场的黏性涡数值模拟方法及其混合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宋占魁;小型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李春明;智能旋翼的振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9 朱清华;自转旋翼飞行器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姚文荣;涡轴发动机/旋翼综合建模、控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佳荣;四旋翼轴间下洗气流聚合及其对喷雾沉积特性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志浩;四旋翼飞行器的目标跟踪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3 侯择尧;基于MEMS的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

4 闫桂林;基于自抗扰四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5 毛景刚;螺旋桨/旋翼的气动特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7年

6 叶波;基于线性自抗扰的四旋翼飞行器高度和姿态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7 李家豪;自抗扰控制的改进及其在四旋翼无人机上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8年

8 刘劲威;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及视觉定位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9 李康利;四旋翼飞行器的有界输出控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10 朱均;四旋翼飞行器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7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07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