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复合材料开口薄壁加筋板的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08:35
【摘要】:本文以碳纤维双马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加筋板为基点,开展了关于复合材料加筋板受载失效机理的试验研究和仿真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复合材料特定铺层层合板,进行了基本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别进行了准静态拉伸和压缩试验,分析其高温力学性能。以静态数据为基础,分别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对层合板进行了拉伸疲劳和压缩疲劳试验,分析温度对层合板疲劳寿命的影响。(2)对复合材料开口薄壁加筋板,进行了准静态压缩试验和仿真分析。试验中通过DIC光学无损检测技术获得加筋板试验段区域的应变分布,并根据试验现象分析了失效模式。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加筋板进行简化建模,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之间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同时揭示了复合材料开口薄壁加筋板的压缩载荷下的失效模式。(3)对复合材料开口薄壁加筋壁板的剪切稳定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仿真分析。首先对加筋板结构和夹具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达成纯剪切应力场的试验效果。试验中使用应变片和光纤光栅传感器结合的方式同时获得加筋板正反两面的应变分布,结合试验现象,研究加筋板结构的剪切后屈曲承载性能。应用有限元法对加筋板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进行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为该型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试验和分析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41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征波;内河高速船的新型船体结构形式——双向加筋板船体结构[J];船舶工程;2004年01期

2 徐向东,崔维成;加筋板格屈曲及极限强度分析[J];中国造船;1999年01期

3 江玮;郁鼎文;冯平法;;加筋板结构静态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02期

4 王校培;曹韦俊;周光明;;复合材料加筋板修补性能分析[J];江苏航空;2016年03期

5 王博;田阔;郝鹏;杜凯繁;周演;蒋亮亮;骆洪志;陈友伟;;多级加筋板结构承载性能与缺陷敏感度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4年03期

6 杨平;刘彦峰;;密加筋板结构的稳定性分析[J];船海工程;2006年06期

7 周海安;王晓明;吴化勇;孟建兵;李丽君;;高效半解析方法分析周期正交加筋板的振动-声辐射特性[J];声学学报;2018年02期

8 郑际嘉;矩形加筋板的有限元分析及程序[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0年S4期

9 赵维涛;杨其蛟;刘炜华;;复合材料加筋板低速冲击响应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10 汤刚;杨平;;双向密加筋板强度公式的推导及其修正[J];船海工程;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海;朱菊芬;郭杏林;;不同制造工艺对复合材料加筋板稳定性的影响[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张强;洪明;李艮田;;含损伤加筋板结构屈曲性态研究[A];2005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征波;;内河高速船的新型船体结构形式——双向加筋板船体结构[A];中国航海学会第一届船检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荻;;复合材料加筋板胶接破坏有限元模拟[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张白白;;复合材料加筋板筋间损伤单面贴补补强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6 杜凯;矫桂琼;王翔;;含不同长度切口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轴向压缩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李洋;龙连春;;考虑整体屈曲薄壁加筋板加筋布局优化[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闯;郭霞;;机械连接修理后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压缩性能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复合材料与节能减排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庞华华;;基于强度、刚度、损伤容限及屈曲约束的复合材料加筋板优化分析[A];2013年中国航空学会结构强度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苏子牧;牛莉莎;;薄壁加筋板的单压屈曲变形测量及数值模拟仿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英;冲击载荷下加筋板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及屈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念;复合材料加筋板边缘冲击损伤及冲击后压缩失效机理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石鹏;曲型加筋板、壳结构的建模方法与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艺陶;加筋板裂纹扩展概率模型与船体结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5 陈立;基于柔度曲率矩阵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温保华;不对称船体结构的非线性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李亚智;飞机结构疲劳和断裂分析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孙涛;复合材料加筋板修理评估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董宇;复合材料开口薄壁加筋板的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詹超;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筋板的分层损伤[D];广州大学;2018年

4 朱席席;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加筋板振动与声辐射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周鑫;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加筋板低周疲劳强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6 黄丕帅;均匀受压加筋板屈曲及后屈曲承载能力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7 范磊;复合材料加筋板边缘冲击模拟及冲击后压缩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8 高双;船舶典型加筋板结构的声振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9 李馨;加筋板的面导纳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0 刘广尧;阻尼加筋薄板振声特性优化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9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09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