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在轨运行状态判别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3:13
【摘要】: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卫星的发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保障卫星正常运行,获取卫星在轨运行状态,需要对卫星进行实时监视。当前,地面监视人员主要通过监视由专家总结出的重要遥测参数的阈值,来判断卫星在轨运行状态,这种方法存在较多缺点,比如系统需要预先设置大量阈值、阈值的设定依赖于专家经验、系统可扩展性较差,当需要监视的卫星由于性能变化使参数阈值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设定。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为例,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在轨运行状态判别方法研究,使得能够自动判别卫星的在轨运行状态,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为例,分析卫星遥测数据的组成与特性论文调研了卫星遥测参数分析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遥测参数的组成与统计特性,并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单维遥测参数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挖掘。2、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运行状态判别问题的分析与建模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遥测数据,这些遥测数据能够反映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在轨运行状态,包括卫星完成的光学实验类型、光学实验是否成功完成以及有效载荷的工作模式等。首先,论文根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遥测数据与星上光学实验类型的对应关系,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遥测数据为原象,以星上光学实验类型为象建立了表示这种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使得模型能根据卫星遥测数据判断卫星完成的光学实验类型。其次,针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验过程中有星地单向纠缠分发和星地双向纠缠分发两种工作模式,论文建立了以遥测数据为原象,以有效载荷的两种工作模式为象的数学模型。结合机器学习理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光学实验类型的判别模型可以抽象为多元分类问题,载荷工作模式的判别模型可以抽象为二分类问题。论文选择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训练。3、实验数据集的集成与预处理,以及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卫星在轨运行状态判别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针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遥测数据的特性,设计了遥测数据预处理方法。为了获取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完成的光学实验类型以及有效载荷工作模式,论文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短期科学实验计划文件进行解析并提取相关内容。将卫星的遥测数据与光学实验类型、有效载荷工作模式数据,根据时间对应关系进行数据集成,得到用于模型训练的数据集。论文对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调研,选取适合论文所建数学模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历史遥测数据集上对所建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在没有专家先验知识的前提下,判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实验结果具有较强的可信度。此外,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卫星的地面监视工作,可以提高地面监视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的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可以方便的用于其他卫星的监视工作中。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467;TP181
【图文】:

散点图,遥测参数,散点图


图 2.2 枚举类遥测参数散点图ure 2.2 Scatter plots of Enumerated Telemetry Parameters图 2.3 浮点型遥测参数散点图

散点图,遥测参数,散点图,参数


图 2.3 浮点型遥测参数散点图gure 2.3 Scatter plots Floating-point Telemetry Parameters类遥测参数主要反映卫星的星上时间,时间类参数通,参数“星务时间”的示意图如图 2.5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方红;;高分一号在轨运行四周年[J];卫星应用;2017年05期

2 ;中国气象科技跃升世界一流:8颗风云卫星在轨运行[J];红外;2017年10期

3 舒适;周志涛;那顺布和;高雪峰;秦冉冉;赵美玲;;基于在轨运行状态的卫星稳定性与可靠性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5年02期

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功在轨运行三周年[J];中国航天;2002年10期

5 孙琳;;透过年会看小卫星的发展之路[J];卫星应用;2016年11期

6 刘建功;;天链一号01星在轨运行六年圆满完成任务[J];中国航天;2014年06期

7 ;纳星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个月顺利完成各项试验任务[J];遥感信息;2004年02期

8 杨凤珍;;清理加规范,让权力在轨运行[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1年09期

9 W.CB;;NASA研发可为在轨运行卫星提供燃料的航天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年01期

10 高菲;倪琳娜;;中国民用遥感卫星在轨运行与服务概况[J];卫星应用;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志闯;秦文振;李琦;吴杉;;基于OpenGL的卫星在轨运行三维演示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薛玉雄;杨生胜;把得东;安恒;柳青;田恺;曹洲;;航天器在轨辐射故障分析与对策研究[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兴伟;;HY-2卫星在轨运行与应用[A];2012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12年

4 张俊华;杨根;徐青;赵拥军;;地基雷达对低轨卫星截获效能仿真[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蒋虎;邓雷;;量子卫星暗空间背景载荷测试时段仿真分析[A];2016年红外、遥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邢立宁;姚锋;贺仁杰;;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7 高维奇;姚建;;实践四号卫星在轨运行情况报告[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8 贾文奎;陈肇新;王晓霆;张锐;;中、低轨道微小卫星在轨运行地磁动态模拟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范叶森;;可展开天线型面调整关键技术进展[A];第二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10 张飞;董亦凡;龚轲;吴帝;樊瑞睿;彭文溪;;用于空间探测的抗辐照电子学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分卷、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核测试与分析分卷)[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维维 狄特;“吉林一号”已有十二颗卫星在轨运行[N];科技日报;2019年

2 记者 王茜;湖南首颗人造卫星在轨运行良好[N];湖南日报;2016年

3 记者 付毅飞;高分三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N];科技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刘园园;商业航天:钱不是万能的[N];科技日报;2017年

5 刘建功;天链一号01星在轨运行满六年[N];中国航天报;2014年

6 高路;轨道舱将不驻守轨道[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 王握文 特约通讯员 刘俊;设计寿命仅一月 在轨运行已一年[N];解放军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谌;风云二号发射收官 八“星”同时在轨运行[N];北京日报;2018年

9 ;海洋二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周年[N];中国海洋报;2012年

10 记者 宿东 实习记者 刘斐;中星22号太空10年刷新我国卫星在轨运行记录[N];中国航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盛志冬;卫星太阳能电池阵的效能及可靠性分析与评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王坤;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在轨运行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中凯;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在轨运行状态判别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年

2 李伟;航天器在轨运行与维修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刘波;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多星在轨运行通信链路的研究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柯晶;基于OpenGL的小卫星在轨运行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王祥;大型空间环形桁架结构在轨温度场与热致振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6 代丽红;卫星在轨运行实时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钟杨帆;星载天线的在轨热变形预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任国恒;同步卫星遥测数据相关性分析与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9 唐琪佳;卫星在轨状态综合检测及可视化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高碧祥;一种在轨装配模块设计与分析[D];中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25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25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